五味子為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味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明代以前原沒有南北之分,后到李時珍才將五味子分為兩種。現商品中分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又稱西五味子)兩種。因歷史名稱均為五味子,現狀極易混淆。 1:五味子正品及易混淆品(南五味子) 五味子正品為《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收載的木蘭科植物五味子。其易混淆品為《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以“南五味子”之名收載的華中五味子。 2:五味子正品的主要鑒別特征 (1)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 (2)果肉柔軟,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 (3)商品中偶見種子外露于果肉。 3:五味子正品與易混淆品的主要區別 (1)顏色:五味子正品外表多為紅色、紫紅色;南五味子表面多為暗棕色 (2)果肉:五味子正品果肉皺縮而軟潤,種子易直接剝離;南五味子果肉薄,不軟潤,干癟皺縮而無油潤,果肉常緊貼種子,不易直接剝離 (3)種子形態:五味子正品種子腎形,有光澤;南五味子種子略小,表面微粗糙,種背部有疣狀突起。 五味子的相關知識 五味子(拉丁名: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 用種子繁殖的3~4年后開始結實采收;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果梗及雜質。 【別名】遼五味,北五味,玄及《吳普本草》,會及《名醫別錄》,五梅子《遼寧主要藥材》,山花椒(陜西、甘肅),軟棗子(山東)。 【性味與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6g;研末服, 每次1~3g;浸酒或入丸、散。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成分】主要含活性成分木脂素類,主要為五味子素(schizandrin)及其類似物;還含有揮發油,其它尚含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E及多糖等。 【規格等級】《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格標準》收載分兩個等級 一等:干貨。呈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皺縮,肉厚,質柔潤。內有腎形種子1~2粒。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辛微苦。干癟粒不超過2%,無枝梗、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干貨。呈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表面黑紅、暗紅或淡紅色,皺縮,內較薄,內有腎形種子1~2粒。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辛微苦。干癟粒不超過20%。無枝梗、雜質、蟲蛀、霉變。 【質量優劣】五味子以粒大、色紅、肉厚、氣味濃、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產地習慣以東北所產為最佳,有“遼五味”之稱。 【炮制規格】酒五味子取凈五味子,用黃酒拌勻,置適宜容器內,密閉,加熱蒸至表面紫黑色或黑褐色,取出干燥。用時搗碎。五味子每100kg,用黃酒20kg。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處方應用】1、用于久咳虛喘。五味子酸能收斂, 性溫而潤, 上能斂肺氣, 下能滋腎陰, 適用于肺虛久咳及肺腎兩虛之喘咳。治肺虛久咳者, 常與罌粟殼同用, 如《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2、用于津傷口渴及消渴。本品酸甘, 又能益氣生津止渴。治熱傷氣陰, 汗多口渴者, 常與人參、麥冬同用, 如生脈散;治陰虛內熱,口渴多飲之消渴證, 多與山藥、知母、天花粉、黃芪等益氣生津藥同用, 如玉液湯。 3、用于遺精、滑精。本品能補腎澀精。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者, 可與桑螵蛸、金櫻子、龍骨等同用。 4.用于心悸, 失眠, 多夢.本品既能補益心腎, 又能寧心安神.適用于陰血虧損, 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多夢等.常與生地、丹參、酸棗仁等同用。 5、本品研末內服,對慢性肝炎轉氨酶升高者,亦有治療作用。 【用藥禁忌】凡表邪未解, 內有實熱, 咳嗽初起, 麻疹初期, 均不宜用。 【不良反應】五味子無明顯毒性,個別病人服藥后胃部有燒灼,泛酸及胃痛。 【藥膳應用】 1、五味子酒 功效:主治神經衰弱 用法:五味子、女貞子各60克,何首烏30克,酒250毫升,放入瓷瓶內,浸泡1周。每日午后5時服1次,晚8時再服1次,每次服1小杯。 2、五味子茶 功效:適宜于肺氣陰兩傷,腎水不能上承所致的咳嗽、胸悶、口渴不欲飲、乏力食少等。 用法:五味子10克,蘇梗5克,西洋參3克。三味加水煎煮 10~15分鐘,去渣取液,加入適量白糖,代茶飲用。 3、五味子大棗人參湯 功效:具有益氣養陰、寧心安神、斂汗生津之效,用于婦女更年期調補,也可作為老年人保健飲料,日日飲用。 用法:五味子5克,西洋參3克,大棗10枚(去核)。先將五味子、大棗放入沙鍋,加清水煎煮1小時,濾取湯汁;西洋參另煎取汁;再將兩汁兌勻,加紅糖適量即可。 |
|
來自: 昵稱35248121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