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CCTV7《每日農經》曾專題報道過蘄春的小艾草,說蘄春因艾而起的艾相關產業年產值達十億元,贊嘆蘄春人把小艾草做成了大文章。 火眼金睛辯蘄艾 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都會插上艾草。據說這是因為艾草有種獨特的芳香氣味,它可以在春夏之交,蚊蟲病菌等開始滋生時,達到辟邪祛病的作用。 尤其是湖北的蘄艾,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這樣記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從此名揚天下。 現對于普通的艾,蘄艾的植株比較高大,葉片比較肥厚,香氣比較濃郁,揮發油含量比普通艾高一倍,西同含量比普通艾高30%。聰明的你會分辨蘄艾了嗎? 艾葉變艾條 灸療也稱艾灸,即用點燃的艾通過各種方式來刺激人體穴位的一種療法。《本草綱目》中記載“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艾灸要想達到比較好的效果,艾的質量非常關鍵。 艾葉的主要成分是艾絨,過去分離艾絨要靠反復捶打3000次之多,而現在借助大型機器,分離可在幾分鐘內完成。 分離出來的艾絨,用上好的棉紙包裹,就可以做成艾條。艾條中顆粒較少,艾絨越純,燃燒也越均勻,產生的熱量也越穩定,艾灸的效果也就越好。 治療保健用蘄艾 在蘄春有句老話“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干艾葉一般要儲存至少三年,這樣藥力就會更好。 干艾葉可以入藥,對于由寒涼引起的腹痛很有作用。在蘄春當地還有用陳年的干蘄艾煮水給小孩子和月子期婦女洗澡的習慣,常洗艾水藻可以溫運氣血,預防疾病。 在中醫理論中,艾灸既有治療作用,又有保健作用。常用的穴位有大椎穴,肚臍,足三里,合谷穴等。常做可以疏通經絡,強身健體。
|
|
來自: ZhanFang_生命 > 《艾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