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A股“大佬”?
進入7月份,半年報披露已經開始, 市場投資者除了把目光聚集到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之外,市場中的主力機構投資動向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目標。說到主力,目前A股市場除了社保,公募基金、私募基金、QFII等等之外,還有一位影響力更大、觸及面更廣、資金實力更強的“大佬”----國家隊資金。國家隊資金動向影響的不僅僅是個股,對于整個市場的格局演變和指數的中長期走勢都有重要的意義,國家隊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市場當中所有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大佬”何時退休?
2015年7月,國家隊入市以來,這位“大佬”對于穩定市場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借鑒美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各國家、地區資本市場的經驗,此類資金在市場修復完成以后都會選擇擇機退出。因此,這位“大佬”何時退休,以何種方式退休就成了市場爭論的話題。目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國家隊不會選擇在賬面大幅虧損的時候減持,而是會在市場上漲獲利之后再 “功成身退”。這種說法成立嗎?
首先,我們先從近3個季度的國家隊持倉變動來了解一下,請看下圖:
在0Z指數季線上疊加國家隊持倉市值數據之后,可以看到,證金和匯金在15年3季度投入市場大概為1.13萬億(中金公司統計數據,不包括匯金公司在股災之前的持股),在去年4季度的波段行情中,0Z指數大漲44%,而國家隊持倉市值降到了0.94萬億,很明顯,市場大幅反彈過程中,國家隊選擇了減持。 到16年1季度,市場因熔斷大幅下跌,國家隊為維護市場穩定,選擇了增持,包括證金,匯金,梧桐樹等機構持倉市值增加到0.99萬億。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當市場上漲之后,國家隊確實有獲利減持的動作,不過只有一次減持記錄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今年二季度,0Z指數再次出現上漲,雖然指數漲幅不大,但結構性行情中,不少個股都出現了翻倍以上的漲幅,會不會這一次國家隊再次從獲利股票中減持呢?
從已經公布2016年二季報且被國家隊持有的上市公司來看,大部分股票國家隊持股未變,有哈爾斯、濱化股份、利爾化學、海康威視等幾只股出現增持,但這些股票國家隊大多浮虧或獲利程度不高,對我們來說,判斷依據不足。要觀察國家隊是否獲利減持,我們應當從國家隊獲利豐厚的股票入手。
中情局從國家隊持股的股票當中,篩選出獲利幅度較大的30只股票,這些股票,從國家隊入市時點到今年二季度,都出現了100%以上漲幅, 在這些獲利豐厚的股票持股變動上,或許是我們二季度觀察國家隊是否獲利減持的一個非常好的窗口。具體股票請看下圖:
如果二季度持倉數據公布之后,這些股票出現減持動作,則可以確認,國家隊獲利減持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行為數據為基礎的可信判斷。
“大佬”退休是利好還是利空?
“大佬”功成身退的說法成立對于那些目前國家隊持有的處于浮虧狀態的股票而言,可以看做一種向上的引力,尤其那些國家隊虧損幅度較大的股票,既然這些股票遲早會漲到國家隊買入點上方,從中長期而言,現在不就是低位買入的機會嗎?這些股票買入之后的盈利空間至少可以看到國家隊的進場點位。我們匯總了當前國家隊浮虧程度較大的20只股票,見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目前國家隊浮虧嚴重的股票大多是一些大盤藍籌股,這些股票想要漲到國家隊買入點必須要在大盤環境非常配合的前提下完成,也就是說,未來市場必然會有一次“國家隊出清”行情出現,而且,絕對不會是小行情。目前,“國家隊出清”行情是否已經正在進行中,還不能完全確定,不過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下國家隊的存在對于市場中長期上漲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顆 “定心丸”。
當然,由于我們只選了30只獲利程度較高的股票作為判斷依據,相對于1200多家有國家隊持有的股票來說,只是一小部分,這個觀察窗開的是不是足夠大還需要驗證,后續,我們還會對國家隊動向做進一步跟蹤,請大家密切關注我們的欄目最新動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