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社會安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極致。而今,在沙坡頭區,警民聯防、警鈴入戶、治安雙保等預防性治安防范措施的使用,使“夜不閉戶”的構想正逐步向沙坡頭區尋常百姓走近。 一“室”惠民 市公安局沙坡頭區分局濱河派出所民警徐冉曾經擔任沙坡頭區濱河鎮沙橋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在沙橋村警務室工作期間,他帶領協警員每天巡邏,使轄區群眾離家放心、在家舒心。同時,警務室調解糾紛、上門辦證、扶助老幼,很受轄區居民歡迎。 徐冉至今清楚地記得,轄區群眾楊某因不滿房地產公司置換的房屋,私自將房地產公司賣給王某的房屋占有,楊某、王某為此大動干戈,楊某受傷住院治療后雙方更是摩擦不斷。警務室得知此事后,積極介入調解,事態才沒有進一步擴大。 二代身份證換發期間,徐冉和協警員主動上門為一些殘疾人、老年人等辦理身份證。身份證辦好后,又挨家挨戶送到他們手中。 鄰居吵架了,家庭鬧矛盾需要調解了,家里有人失蹤了,大家不約而同地找到了警務室。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小警務室發揮了大作用! 沙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平深有感觸地說,有了警務室,村子里盜竊案件少了,美利廣場附近晚上也不用巡邏了。 沙橋村5組村民劉克文感嘆說:“警務室建到家門口,社區民警就是我們的貼心人。” 市公安局沙坡頭區分局副局長于濤告訴記者,警務室的出現,近距離防范犯罪,零距離服務群眾,第一時間化解各種矛盾糾紛,讓群眾時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邊。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治安。為了將民生理念落到實處,更好地服務群眾,變被動處理為主動防御,沙坡頭區至今已成立了15個警務室。 電子眼全天“睜” 富裕、健康、平安是人民追求的三大目標,而富裕健康必須建立在平安的基礎上。 面對民警有限、警力不足、治安防控捉襟見肘的現實,沙坡頭區用科技保平安,廣泛推廣了一批成本低、效果好的防盜報警裝置。 市區新花園小區是我市住宅區安裝電子監控的小區之一。12月8日,記者從該小區電子監控屏幕上看到,電子探頭安裝在要害處,屏幕清晰地顯示著大門口、居民樓前等各路口、重要地段的人員流動情況,保安可以很清楚地看清小區每個角落。電子監控設施就像一張“天羅地網”,為社會安全穩定增添了一道屏障。 沙坡頭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趙紫峰介紹說,監控設施在住宅小區、娛樂場所、商業場所等的大量運用,對公安機關破案如虎添翼,對震懾違法犯罪活動、打擊犯罪意義深遠。 出租車司機楊志軍家沒有專門的停車庫,自從出租車裝上電子監控報警設備后,楊志軍晚上再也不用擔心出租車的安全。他說,現在晚上可以睡個囫圇覺了。 沙坡頭區機關單位、機動車、學校、小區電子監控系統的推廣應用,發揮了“小報警、大威懾,小技防、大作為,小投入、大效果”的作用。 警鈴入戶、治安雙保進農村 “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努力讓群眾居有所安。”“認真開展平安中衛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市政府工作報告曾指出。 沙坡頭區常樂鎮馬路灘村黨支部書記施進明清楚地記得,安裝警鈴之初,大部分村民因對警鈴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心存疑慮,積極性不高。而今,全村村民不僅積極參加警鈴入戶工作,今年在沙坡頭區推廣的治安雙保也全面在村里推開。 常樂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李占恒介紹,目前,常樂鎮有60%的村安裝了警鈴,實現了“警鈴一線牽,家家保平安”的目標。 據統計,2007年,沙坡頭區共有3000多戶群眾參加警鈴入戶。在此基礎上,今年,沙坡頭區進一步推行治安雙保,參加人員達7000多戶。 警鈴入戶、治安雙保在沙坡頭區的廣泛推廣,給村民上了“雙保險”,群眾的心里踏實多了。沙坡頭區文昌鎮郭營村黨支部書記劉天成高興地說,每年夏天,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晚上總是擔心害怕。警鈴入戶、治安雙保推行后,各家各戶都安上了報警器,晚上的安全有保障了。 |
|
來自: yingziyihao > 《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