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是一種普遍的可視語言,一幅畫通過構圖、造型、色彩等語言傳達和蘊含畫家的主體精神和思想,是很難用言語詮釋出來的,一幅畫可以表達比一千句話還更多的東西,我喜歡這種內斂的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方式。 ▲《 馬本齋和回民支隊 》素描 73x110cm 2012年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從事石版畫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偶爾也畫油畫,畢業(yè)后沒有條件再做石版畫了,就拿起了油畫筆,類似于票友級地在畫布上玩耍。開始時總是從模仿大師入手,喜歡過的西方藝術大師也有很多,如:列維坦、謝諾夫、沃特豪斯、惠斯勒、高更、克里姆特、巴爾蒂斯等,后來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作為中國人,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要畫出本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也逐步發(fā)現(xiàn)自己適合走中西結合的道路。
所謂中西結合并不是簡單樣式上的融合,而是用油畫語言和材質去表達中國人文精神和民族審美,也是在中國哲學的引導下去表達民族情感。在中西結合的道路中去探索并非易事,這意味著要學習更多的東西,而構建出自己的藝術理論體系,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油畫語言更是難上加難。
近些年,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逐步理解中國儒釋道的文化精神,對“玄遠”、“冷逸”、“蕭瑟”、“禪意”的畫面意境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越來越覺得畫畫像一種修行的方式,畫本身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畫家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
我認為畫家長期地對著客觀物象寫生,其實也是“人法地”的過程,通過長期地對這客觀自然的模仿,其目的是為了尋找自然的美和理,并按照美和理去塑造自身,這是畫畫的最終目的。
經(jīng)過十多年的藝術摸索,我的畫面中逐步地出現(xiàn)了一些屬于自己的東西,隨著藝術觀的形成,創(chuàng)作方向也進一步明確起來,從畫面中可以看出,我的畫面與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在另一個世界尋找精神的家園和凈土,這可能是我受佛道思想的影響,在生活中也更多地選擇了避世的態(tài)度。
對于自己的畫我不想說太多,它們是我階段性探索和追求的結果,是我表達思想和感情留下的痕跡。許多畫存在著不足和不盡人意的地方,滿意的作品甚少,不過不急,畫畫是一輩子的事情,需要慢慢去做。
作者簡介
▼ 1979年 出生于河南省鹿邑縣 1998年 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附中 2002年 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 2005年 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研究生班 任教于浙江工業(yè)大學藝術學院 2014年 在中央美術學院做訪問學者 藝評網(wǎng)合作藝術家 展 覽 2016年 油畫作品《色界天》《春山》等在浙江圖書館展出 2015年 油畫作品《春山》《秋水》等在杭州伊園畫廊展出 2014年 油畫作品《無邊世界》等在何水法美術館展出 油畫作品《冬雪》等在杭州限象畫廊展出 2013年 油畫作品《驚蟄》等在杭州映象江南畫廊展出 2012年 參加臺北新藝術博覽會 參加浙江省中青年畫家聯(lián)展 2008年 在杭州大唐國際畫廊舉辦五人畫展 2005年 在浙江工業(yè)大學藝術學院舉辦個人素描展 2001年 在天津美術學院舉辦六人畫展 獲 獎 2015年 作品《春山》入選融合.拓展浙江省油畫展 2014年 作品《山海經(jīng)----21世紀的生態(tài)啟示》入選九月人文浙江省美術作品展2014年作品《紅云》入選第四屆中國西部美術展油畫年度展 2012年 作品《驚蟄》榮獲浙江省中青年畫家聯(lián)展優(yōu)秀獎 2011年 作品《馬本齋和回民支隊》榮獲中華國學“屈原杯”文化大賽優(yōu)秀獎 2010年 作品《孔雀公主》榮獲中華國學“屈原杯”文化大賽金獎 2008年 作品《圍城插圖3》入選國際觀瀾版畫雙年展 2007年 作品榮獲首屆“金紫荊”中國美術教師優(yōu)秀獎 作品《耕耘》入選第四屆浙江省青年畫展 2005年 作品《圍城插圖系列》榮獲天津美術學院畢業(yè)創(chuàng)作一等獎 作品《憧憬》入選全國美術院?!棒斔嚤?/p> 2003年 作品《卓瑪何時歸》入選第八屆全國版畫三版展 2002年 作品《兩個月亮》入選全國第三屆版畫年會 2001年 作品《麗人湖畔》榮獲全國美術院?!棒斔嚤眱?yōu)秀獎 發(fā) 表 作品分別在《美苑》《北方美術》《藝術中華》《時代藝術》《當代藝術與經(jīng)營》《中國水彩》《中國收藏》《羲之書畫報》等刊物和雜志上發(fā)表。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國際書畫藝術網(wǎng)”“環(huán)球藝術網(wǎng)”“卓克藝術網(wǎng)”“中國西部水彩網(wǎng)”均有個人主頁。 出 版 《設計素描范本》《設計素描》 【張留峰藝評云圖】http://e./artist/432.html 【微信公眾號】yipingwangl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