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擁有什么樣的人生,我們的所思所想在造就我們的婚姻生活和生命歷程。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世界,你的生活和你的思想總相匹配。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思想和人生的設計師。 如果你總是儲存消極思想,那么郁悶、憤怒、悲催會在你的臉上跳舞,如果你盛滿積極的思想,那么,快樂和喜悅會在你臉上唱歌。 這是來自海藍幸福家的故事 卑微,是生命的阻力 “白曉沙做不到,這樣的好事絕不可能發生在白曉沙身上?!?/p> “白曉沙沒有足夠的能力,白曉沙永遠不可能做的足夠好!” “白曉沙很卑微。人是分階層的,而白曉沙來自最卑微的底層。很多東西,是白曉沙再努力也不可能達到的,比如大筆的財富,華麗的生活,比如出國留學,比如嫁個書香門第的有錢人家?!?/p>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幫助白曉沙,白曉沙必須要討得別人喜歡,取悅他人,才可能獲得幫助。” 這是30年來盤踞在白曉沙心中的消極信念,可她卻從不想真正認識它們。 當然,這些該死的念頭和消極思想也如此深刻的影響著她的生活,比如失去了電視臺的工作,孩子3歲卻離異了,交不起月供,還不起房貸,臉上常常密布著烏云。她的生活霧霾重重,舉步維艱。 “不配擁有”的思想,在生活中處處作祟 我們的想法和信念總會變成現實,世界總是接受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解讀和評價。你認為自己不配,生活就會給你一面“不配得”的鏡子。 白曉沙自視出身卑微,所以一直也活得卑微,如張愛玲所說:“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睂τ诟蛔愣鞓返纳?,她內心不敢想,認為不可能、不可企及,如果白曉沙過上體面的生活那簡直讓人笑掉大牙。而她也認為,承認這樣的信念并將此說出口是傷自尊的事,于是她給自己找了個理由——“我不奢求大富大貴”。 實際上,同學聚會時,當她聽到當年班里勞動委員小毛五位數的收入時,頓時覺得自己矮了好多,愈加感受到一種無力感、挫敗感、渺小感和卑微感。對于錢,白曉沙不是不需要,不想要,而是不敢想,深信自己與財富無緣。 在公司的升職、加薪、拿獎等競爭中也總是退縮,止步不前,看起來白曉沙無欲無求、與人無爭,而實際上是她覺得自己不行,沒有能力,注定失利。與其競爭后慘敗,不如壓根就不參與,這樣就可能給自己一個假象: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沒有參與。 潛意識里認為自己不行,可又怕別人知道自己不行,也怕自己知道自己不行。于是,表面上給自己找了個理由,騙著別人,最后連自己都騙了。 長久以來,骨子里她真的認為自己就是那個貧困農村里貧困家庭的小姑娘,不配擁有快樂而富足的日子。認為自己無法擁有高端職業、豐沛收入、無法實現心靈和生活方式自由的潛意識,使得白曉沙總是身心疲憊,負傷前行。 化消極信念:搗蛋鬼別搗蛋 “不配擁有”描述得詳細一點其實是說: “我做不到,這樣的好事絕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p> “我沒有足夠的能力,我永遠不可能做的足夠好!” 長久以來,白曉沙內心就是這樣想的。 當她梳理看清了自己的消極思想,也明白這是消極信念在作怪時,已經把這個“搗蛋鬼”趕走了一半了。 動畫片《朵拉歷險記》里,可惡的狐貍總會在朵拉和布茲探險叢林探險時暗中使壞,而只要朵拉有所覺察,大聲說:“搗蛋鬼別搗蛋,搗蛋鬼別搗蛋!”被識破的狐貍就乖乖逃跑了?,F在,白曉沙覺察到潛意識最深處的消極信念,這正是她病樹的病根!識破它,行動上在一步步改變。 覺察,是新生活的新起點。 每個人都不同,不同的外表相貌、不同的信念和思想、不同的家境和成長經歷,但每個生命的內在資源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我們的父母和家境,而這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所謂遺傳,不是家境的遺傳,而是生命內在智慧、力量的遺傳。 這些生命內在智慧、力量,最根本的資源是一樣的,也是足夠豐沛的,甚至是無窮無盡的。而能力和機會,都是可以后天創造的!憑借這些,我們就可以去夢想,去追求。 但,每個生命相同的內在潛力同樣也包含正負兩面。我們生命中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由我們的思想造成的,我們所思所想的因都是在創造將來的果。經過挑選的對我們人生有意義的思想,并像辛勤的園丁,常常為它澆水施肥、除垢納新,你的豐足意識一定會其葉蓁蓁,灼灼其華。 人生真正的貧窮,從來都不是物質的缺乏,真正的貧窮是思想的貧窮。人眼所見的一切,除了自然界,最初都源于思想和創意。富有從心開始,從思想開始。 這一生,你真正想擁有的是什么?真正想帶走的是什么?想留下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想擁有的是智慧、力量和愛,想帶走的是生命豐富多彩的體驗,想留下的是啟迪、激勵和溫暖。那你可以對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有一個覺察和梳理,挑選對自己有益的念頭,并為之而前行,如此,便不枉度一生。 覺察,是新生活的新起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