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八一節(jié)。在永州這片土地上,紅色的記憶和往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在崢嶸歲月里,永州各地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革命遺址和舊址,這也許最能見證永州人的光榮革命歷史!小編選取其中11處,希望能讓今天的永州人重新走進歷史,一起回顧那一段段難忘的時光—— 冷水灘李達故居:參與創(chuàng)建偉大的黨 李達故居,位于冷水灘區(qū)南15公里嵐角山鎮(zhèn)油榨頭村灌塘李家。李達故居有前后兩棟,坐北朝南,占地350平方米。故居為磚木結構,懸山頂、蓋小青瓦。1987年5月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去李達故居非常便捷,從永州大道穿過飛機場便可直達舊居門口,故居北靠湘江,兩岸群山環(huán)抱,綠樹掩映,您隨時可以前往參觀。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李達,字鶴鳴(1890-1966),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啟蒙思想家。他曾經(jīng)兩度留日,從1921年2月到中共“一大”召開,李達一直代理著“總書記”的職務并擔負“一大”的發(fā)起與組織工作。將一大后期轉移到嘉興南湖游船,就是李達的主意。二大后因與陳獨秀、張國燾意見不合離黨,長期從事黨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工作,解放后曾相繼擔任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校長。李達和毛澤東在理論研究上互相賞識,可謂人生知己。一大時所有代表都是睡地板草席,只有毛澤東因睡覺打呼嚕被李達特殊安排睡了擔任板床,1949年毛澤東特意將李達接到北京安排離黨多年的李達重新入黨,當夜留李達在自己的床上休息,本人坐在桌前批閱了一夜的文件。 零陵劉公館:見證國共合作 劉公館是第一次國共合作國民黨零陵縣黨部舊址,位于零陵區(qū)東門巷路,原是湘軍第4師(師長唐生明)旅長劉雪軒的宅邸。1926年4月,在唐(生智)葉(葉開鑫)戰(zhàn)爭中,劉雪軒叛唐附葉,后來劉雪軒在長沙被唐生智活捉并判處死刑。同年秋,國民黨零陵縣黨部成立后,將劉公館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作為縣黨部辦公樓。 劉公館見證了一段特殊的歷史。1926年,在中共零陵縣總支的積極配合下,中國國民黨零陵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成立了由共產(chǎn)黨員和國民黨左派領導的中國國民黨零陵縣黨部,選舉石時權、劉桐、舒翼(共產(chǎn)黨員)為執(zhí)行委員,隨后開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動。在零陵這塊熱土上,國共合作結出了美好的果實。 雙牌長征紀念碑:紅軍西征光榮路 為了紀念紅六軍團西征經(jīng)過雙牌陽明山,1996年,雙牌縣人民政府在陽明山竹篙岌立有紅軍紀念亭。亭前立有一座高2米的石碑,鐫刻“紅軍長征紀念碑”七個大字。 1934年8月22日,紅六軍團從寧遠出發(fā),途徑楓木山、皮家、越響鼓嶺,進入雙牌境內(nèi)。隨后,兵分兩路并最終在零陵會師。雙牌的長征紀念碑,在悠長的歲月里時刻提醒著永州人,勿忘崢嶸往事。 祁陽特別支部遺址:大革命運動 祁陽師范學校位于祁陽浯溪鎮(zhèn)寶塔街196號,現(xiàn)在是一所公辦中等專業(yè)學校,是湖南省大專層次小學、幼兒教師培養(yǎng)基地,建制為縣團級單位。但是,在大革命運動時期,這里卻是農(nóng)運的中心,是中共祁陽特別支部的遺址。 1925年9月,雷晉乾和毛澤民、夏明震一起到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學習。12月,他被中共湘區(qū)委員會和國民黨湖南省黨部任命為農(nóng)民運動特派員派回祁陽,發(fā)展黨的組織,領導農(nóng)民運動。1926年1月,中共祁陽特別支部成立,雷晉乾任書記。到1927年春,全縣共成立農(nóng)民協(xié)會130多個,農(nóng)會會員約達15萬人。1927年5月21日,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fā)動馬日事變,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28日,因叛徒出賣,雷晉乾不幸被捕,英勇就義,永州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轉入低潮。 東安耀祥中學——促動湖南和平解放 1939,唐生智在東山町創(chuàng)辦湖南省立耀祥(唐生智之父名)書院,后改為湖南私立耀祥中學,唐生智自任校長。1949年12月由東安縣人民政府接管。1989年10月,為紀念唐生智誕辰100周年和他創(chuàng)辦耀祥中學50周年,復改為耀祥中學,2002年進入“永州市重點中學”行列,現(xiàn)在是省級“園林式學校”。 耀祥中學見證了中共在東安這片熱土的革命事跡。1948年,湖南省工委派共產(chǎn)黨員來到耀祥中學面見唐生智,在唐的默許下開展了培訓骨干、發(fā)展黨團組織、迎接解放等一系列工作。通過唐生智的影響,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道縣禾塘決策舊址——搶度湘江序幕 紅軍長征“禾塘決策”舊址位于道縣新車鄉(xiāng)新屋村。道縣禾塘這一名不見經(jīng)傳的地方,因與紅軍長征時做出搶渡湘江這一重要決策而名動四方。 1934年,工農(nóng)紅軍長征過道縣。11月25日,中革軍委在禾塘作出“南北兩路分別從道縣和永明進入廣西,分四路縱隊從興安、全州一帶搶渡湘江”的軍事決策(即“禾塘決策”)。中共中央高層在道縣禾塘就紅軍戰(zhàn)略轉移問題進行了系列爭論,成為遵義會議最終糾正博古、李德的錯誤軍事領導的先聲。中革軍委在禾塘作出的重大決策,事實上拉開了湘江戰(zhàn)役的序幕。 江永紅軍樹——見證革命傳統(tǒng) 江永縣一中校園里,有兩株根干連理的風景古樹,樹干周邊用水泥花欄圍繞,樹下端立一塊高3米的花崗巖石碑,上書六個大字:紅軍樹紀念碑。一株是南嶺黃檀,一株是西川樸,樹高均為12m,胸徑分別為80cm和52cm。樹冠相連,樹葉交錯,陰地面積達700m2。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一位紅軍戰(zhàn)士用刺刀在兩樹主干分別刻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萬歲”和“保家衛(wèi)國當紅軍”兩幅宣傳標語。江永人民有著悠久的革命傳統(tǒng),遂將兩株樹命名為:“紅軍樹”。 1934年11月,紅八、九軍團長征經(jīng)過江永。當時,紅軍非常重視革命思想宣傳工作,紅軍總政治部號召,宿營地和休息地方都要寫上標語,以使群眾知道紅軍是為人民大眾利益而戰(zhàn)斗的隊伍,從而了解和支持紅軍。 江華文廟——紅七軍沱江會議舊址 江華文廟始建于705年,紅墻綠瓦,飛檐斗拱,規(guī)模宏大,蔚為壯觀。文廟坐北朝南,東面為何家灣村,南面為城內(nèi)老街居民區(qū),西、北面毗鄰江華二中,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是舊時民眾朝拜孔子之圣地。 1930年2月,紅七軍執(zhí)行“攻打柳州、桂林,在廣東小北江建立根據(jù)地”的冒險計劃受挫后,被迫離開廣西右江革命根據(jù)地,轉戰(zhàn)桂、黔、湘、粵等省。1931年1月9日傍晚,紅七軍攻占沱江。10日晨,鄧小平在縣城沱江文廟主持召開營以上干部參加的前委擴大會議(史稱”沱江會議”),總結經(jīng)驗教訓。 寧遠下洞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 山下洞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寧遠縣舜陵鎮(zhèn)山下洞村道旁。山下洞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現(xiàn)為山下洞村禮堂,系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建筑面積252平方米,由正廳、廚房和天井構成一個獨立院落。 它是寧遠縣境內(nèi)保存完好的唯一的蘇維埃政權舊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1928年,暫駐在上海的中共湖南省委派陳漢楚、龔國寶夫婦,回湖南寧遠開展革命斗爭。同年6月,山下洞鄉(xiāng)蘇維埃政府成立,陳漢楚任主席。山下洞鄉(xiāng)蘇維埃政府建立后,在寧遠特別支部領導下,組織農(nóng)會會員掀起斗爭土豪劣紳,插標分田地等活動的高潮。 蔣先云故居——黃埔三杰之首 蔣先云故居位于新田縣大坪塘鄉(xiāng)大坪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蔣先云的高祖登堂公所建,因故居前有一形如半月的池塘,故蔣氏族人又稱之為“月光堂(塘)”。1902年農(nóng)歷7月14日,蔣先云出生于此,他的童年、青少年皆在這里度過,直到踏上革命征程。 蔣先云原名湘耘,字巫山,湖南省新田縣大坪塘鄉(xiāng)人,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優(yōu)秀黨員、革命烈士、“黃埔三杰”之首;蔣先云于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入學考試與畢業(yè)考試均名列第一,在北伐戰(zhàn)爭中英勇善戰(zhàn)、屢建奇功,犧牲時年僅25歲。他潛心攻讀古今兵法,“學術兩科,冠于全校”,與賀衷寒、陳賡被并稱為“黃埔三杰”;校長蔣介石“愛之如手足”,黨代表廖仲愷贊其為“軍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稱其為“軍校中的高材生”。 藍山土市新村——紅六軍團司令部舊址 在紅色文化之林,一枝獨秀的當屬藍山縣土市鄉(xiāng)新村,其歷史性,傳奇性,時代性和歷史遺址保存相對完整性,在永州亦屬前列。為了更好的紀念和保護紅六軍團司令部舊址,2010年村里拿出三四萬塊錢進行翻修,村民對此都很支持。但見修葺一新的舊址內(nèi),不僅裝裱了毛澤東、彭德懷、任弼時、肖克、王震、黃克誠等革命先輩的照片,而且還裝裱了紅軍過新村路線圖、紅軍過鐘水河渡口、紅軍用過的杯、盆、箱子,紅軍標語等珍貴的歷史文物照片。此外,裝裱的還有《新村革命斗爭紀實》,以及新村人從抗日戰(zhàn)爭到抗美援朝等各個時期參加或犧牲人員的名單。 1934年8月,紅六軍團9000多人在任弼時、蕭克、王震的率領下,自湘贛革命根據(jù)地出發(fā),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線,進入湖南南部。8月29日上午,從嘉禾縣的下車進入藍山縣的土橋圩。紅軍進駐新村后,司令部設在村民李光成家里,指揮部設在該村祠堂內(nèi)。紅軍在新村期間,通過書寫墻頭標語和與百姓座談等方式宣傳革命真理,帶領農(nóng)會干部揪土豪、斗地主,并將沒收的財產(chǎn)分給廣大的勞苦大眾。 (永州還有很多的紅色革命遺址和舊址,因為篇幅所限,暫不一一向您推介,期望大家銘記革命傳統(tǒng),有時間與家人朋友前往瞻仰、觀光,萌生愛永州、建設永州的更高熱情。) |
|
來自: 迷茫的星空610 > 《生活中的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