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莊呂氏家族祖墳 肖家莊呂氏家族祖墳,建在原汾陽城西南大向善村村東,墳地占地約三十畝左右。系肖家莊呂氏始祖呂顯、四世祖呂氵充(呂蒙甫)、八世祖呂子英等呂氏先祖的墓地。呂氏祖墳初建于元代。墳地南北有石雕轅門,墳內有石豬、石羊、石人、石馬、石桌、石凳、石雕紙盆等。另有墓碑數十個,具體數目無記載。其中,最高的石碑是四世祖簡肅公的,壯美巍峨。碑身高九尺八寸,連額一丈二尺有余。寬三尺五寸,上刻文字共四十二行,行各一百字,正書,字徑七分。額橫篆‘大元’二字,豎篆‘嘉議大夫禮部尚書河東郡侯謚簡肅呂公神道碑’二十字,分立五行,行各四字,徑約三寸。簡肅公的石碑現收藏于汾陽市博物館。該碑碑文收入《汾陽縣金石類編》一書中。收入《汾陽縣金石類編》的呂氏先祖墓的碑文,還有二世祖呂榮、三世祖呂宣、四世祖呂浹、呂濟、八世祖呂子英等的碑文。 肖家莊呂氏祖墳,歷代有專人看守,一直以來保存完好。在日寇侵占汾陽之前,每年清明時節,肖家莊呂氏族人都要去掃墓祭祖。《肖家莊呂氏家譜》有“祭祖”的專門記載。 據《肖家莊呂氏家譜》記載,每年清明節前,肖家莊呂氏族人的族長就組織準備供品,其費用由呂氏祠堂開銷(祠堂有幾十畝土地,由族人輪流耕種,土地租金交祠堂專人經管,專供家族公共事業開支之用)。清明節當天早晨,由族長組織有威望的族人尊長在祠堂集中,安排祭祖事誼。早飯后,祭祖人員從祠堂集中出發,族長諸人乘坐十三、四輛騾馬橋車出發,晚輩步行。祭祖隊伍,前面鳴鑼開道,兩面行鑼在前,后有呂府紗燈兩對,再有十幾付寫有回避、肅靜、欽封正三品、禮部尚書的金字紅牌,紅傘、綠扇、日罩子、金瓜、鉞斧、朝天蹬等出行執事應有盡有。儀仗隊后,是整豬、整羊等祭祀供品,全用八仙桌抬著。三班鼓手在后吹吹打打,熱鬧非常,最后是騾馬轎車和祭祖人員。由肖家莊村到大向善村呂氏祖墳必經汾陽古城。任何人家紅白喪事路經衙門,鼓手要停吹停打,不得在衙門前吵鬧喧嘩。唯獨肖家莊呂氏祭祖,特許鼓樂不停,鑼鼓喧天穿城而過,任何人不得干涉。到達墳地,守墳人早已將墳內打掃干凈。有族長在前,依輩份站好,擺上供品,長者上香化紙,然后全體一齊跪拜先祖。 肖家莊呂氏清明祭祖儀式,古往今來,一直延續到1939年,因日寇入侵汾陽,兵荒馬亂,祭祖才從此中斷,以后就再沒有恢復。 文革期間,部隊進駐汾陽,肖家莊呂氏祖墳塋地被整平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