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癌癥包括一百多種,這么多種癌癥,可怎么防治呢? 其實,中國人得癌癥,在男性里,大約80%是死于五種癌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 而女性,除了這五個癌癥之外,增加了乳腺癌,這六個癌也接近占了引起女性死亡的癌癥的80%。 抓住這80%引起死亡的癌癥,我們不就抓住了癌癥的命脈了嗎?萬幸的是,到2010年,這六種主要癌癥的早診早治的方法就已經得到了大家的共識,并經過了長時期的驗證,而這些都是腫瘤研究者們用大量數據加以證明了的。 既然這六種癌癥是有方法的,那剩下的就看你去不去做了。 預防肺癌——怕“氣” 1、煙氣: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頭號殺手”。 2、毒氣:室內房屋裝修中產生的游離甲醛、廚房油煙也會導致肺癌。 3、廢氣: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含有很多致癌物質。 4、悶氣:愛生悶氣的“癌癥性格”也會影響肺癌的發生發展。 篩查方法:低劑量螺旋CT。 這些人最該去查一查:
預防胃癌——怕咸 在胃癌患者身上往往能找到共同點:吃飯沒準點,饑一頓飽一頓;飲食偏咸,常年愛吃腌制食品;都曾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其中吃太多高鹽分食品,由于含有高濃度的亞硝酸鹽易誘發胃癌,并攝入食鹽濃度過高還會使胃排空減慢,增加其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延長致癌物與胃黏膜的接觸時間。 篩查方法:胃鏡 這些人最該去查一查:
預防腸癌——怕肉多 長期進食紅肉,即牛、豬、羊肉、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大大增加大腸癌的風險。因為人體在消化這些食物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會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有強烈刺激。 如果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不改變,經過5年~10年的刺激和發展,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發生癌變,最終形成大腸癌。 篩查方法:結直腸鏡篩查,如果做一次檢查發現沒事,可以間隔5~10年再做第二次。 這些人最該去查一查:
注意:常規體檢別放棄糞便檢驗哦,大便的顏色、形態、細胞、潛血,對腫瘤的診斷、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預防肝癌——怕酒精 雖然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為病毒感染,但飲酒與肝癌發生關系密切,長期飲酒量為50g~70g的人群,肝癌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且飲酒增加肝硬化的風險,與肝炎病毒具有協同作用,增加肝炎患者的肝癌發病幾率。 篩查方法:肝臟超聲以及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這些人該去查一查: 有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建議每六個月做一次肝臟檢查。因為乙肝病毒感染者在40歲以上得肝癌的幾率比正常人要高兩百倍。 預防食管癌——怕燙 食管是消化道的第一站,它柔嫩的黏膜很怕燙,只要食物的溫度超過60℃,黏膜就會被燙傷、脫落,這時我們沒有任何不舒服,但如被過熱的食物反復刺激,食管上的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被燙傷就可能形成食管炎,食管黏膜不斷自我修復,最終形成突變,在不斷熱刺激下慢慢發生癌變。 篩查方法:內鏡。一般每5年查1次。 篩查對象:
預防乳腺癌——怕晚 想避免乳腺癌等婦科疾病,記住一句話“什么時間干什么事”,到了婚嫁年齡就結婚,到了生育年齡就準備做媽媽,長期單身和晚婚晚育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幾率。 篩查方法:
這些人該去查一查: 家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親屬(母親或姐妹)中有一人患過乳腺癌或乳腺癌相關基因突變者 上述防癌體檢及間隔時間僅為一般推薦,具體可能因個人生活方式、病情發展等有所變動,請遵醫囑。 50歲以上的人最好對主要癌癥都查一下;對于健康人群,特別是40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后再加一次防癌體檢。 本期編輯:崔鵬、蔣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