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古代戰士飽受膝蓋受傷之苦,也有很多運動員在膝蓋受傷后就只好黯然退場;膝蓋受傷為何不容易好呢?我們的軟骨不會像骨頭一樣「打斷手骨掂斗勇」,因為它無法再生和愈合。 相較于身體其他關節,膝關節是最大而且最復雜的關節,也是人體承受重量最大的關節之一。髖關節將全身的重量傳到構成大腿骨的股骨,再由股骨將重量傳給構成小腿骨之一的脛骨,而膝關節就在之間連接著股骨以及脛骨,另外還有一塊俗稱膝蓋骨的髕骨,結構如下圖。其間還有位于股骨和脛骨相關節表面內由纖維軟骨所構成的半月板,它的任務是在股骨改變位置時吸收震動力和確保關節面的形狀。另外為了不讓關節各部位的零件在活動時鳥獸散,膝關節還搭載了韌帶,其中包括了我們常聽到的十字韌帶。 膝關節也被認為是各種急慢性運動損傷的重災區,在運動時人體的膝關節處于半彎曲的狀態,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比直立時大得多而且容易疲勞,也因為這時的韌帶呈現松弛狀態,關節的穩定度也大幅下降。所以當身體姿勢不正確、施力不當或外力撞擊時,就會很容易受傷。另外,膝部軟骨組織的長期磨損也會導致骨性關節炎。 在一些過往的研究中有科學家觀察到骨性關節炎患者有膠原蛋白合成(collagen synthesis)的現象,這代表著關節可以嘗試自我修復;但在這次的研究中并沒有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即使是關節受到最多壓力的區域,研究團隊發現成人還是無法制造新的膠原蛋白。 造成這樣差異的解釋,科學家認為可能是過往的實驗只是間接測量膝關節的膠原蛋白代謝。雖然研究人員也有嘗試一些方法來誘導膝蓋軟骨再生,像是植入干細胞或是將健康軟骨的薄片放到關節里,但都沒有奏效。 這項研究指出了保護軟骨的重要性。年輕的時候需要好好照顧你的關節,因為當你的軟骨一旦損傷,它可能無法自我修復,只能跟你說:「可是……瑞凡,受傷的膝蓋回不去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