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繪畫的同學都看過蘇格拉底的頭像 蘇格拉底是誰呢?他留下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死的?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 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蘇格拉底留下了很多小故事----- 1、任務就是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什么是虔誠?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氣?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識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于統治你學會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征服自己的無知? 2、 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自己知道自己無知。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3、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集中表現在他經常采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蘇格拉底自己并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 4、蘇格拉底教學中有過這樣一件事發生,在開學的第一天,蘇格拉底對他的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事,每個人盡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說著,他做了一遍示范。“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誰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蘇格拉底再問的時候,他的全部學生中卻只有一個人堅持了下來,后來這個人繼他之后成為新一代思想家,這個人叫柏拉圖。蘇格拉底其實有一個助手,這個助手才是他真正的繼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