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最適合哪些人參呢?應該是迎風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如果因襲生活的慣性,一定會好逸惡勞,怕難怕苦,貪吃貪喝,重享受,怕勞苦,求享樂,最好是待遇很高而不必做事。活在這種慣性里的人,是不可以學法的,必須反其道而行,逆流而上;否則的話,永遠依著慣性,你就永遠只是一部機器,永遠擺脫不了機械性,也永遠不能改變自己!為什么要逆流而上?因為禪是向上法門。佛經上一再強調——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行,硬是要行;難忍,還是要忍。 如果不是男子漢大丈夫,不是迎風屹立、逆流而上的英雄好漢,不可以學禪。 如果不是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正人君子,也不配學禪。 如果不是悲天憫人、矢志救世的大心菩薩,也不適合學禪。 我們講了半天禪的殊勝,到這里我們不難明確地認知禪的超真理、超哲學、超宗教,一切都超越,而且是既存在又超越、心出世而人淑世的。 什么是既存在又超越?我們生活在這個地方,但是我們并不自囿在這個地方;世上的一切,雖然并不真實,但我們還是規規矩矩地生活。這表現在藝術上是既具象又抽象;表現在文學上是既寫實又提升。禪文學、禪藝術,乃至禪作略,它的一貫風格,可說是神鬼莫測,不可思議。 臨濟若不是三頓棒,就沒有現在禪門的臨濟宗。我們學禪如果不逆流而上、迎風而立,把過去的慣性完全扭轉過來,我們就不會成功。 (選自耕云先生《禪的認知與修學》,1988年,臺南) |
|
來自: 發哥07domrg8zi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