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兒科診室門口,來自麗水的黃女士不斷地抹著眼淚……而身邊默默站著的,是她13歲的兒子小秦,也正極力地忍住難過的淚水,不讓它往下流。 讓母子兩人這么傷心難過的,并非什么不治之癥,而是醫生對于孩子身高的診治結論:小秦只能停留在1.57米的身高,再也長不高了。 小秦只有13歲 為什么會長不高? 相信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原因吧~ 下面小坊就帶大家去一探究竟 家長疏忽孩子“長得慢”錯過了長高的關鍵期黃女士身高1.55米,丈夫秦先生身高1.65米,由于自身都偏矮,所以夫妻倆一直都很關注兒子的身高。 小秦出生之后,和同齡人比起來個頭并不算矮,根據中國兒童身高百分位數值標準,13歲1.57米的小秦和1.59米的標準值也相差不多,但是黃女士還是發現了問題——12歲這一年,小秦只長了4厘米。 《我國兒童身高百分位數標準值》 本想立即帶兒子就醫的黃女士,怕治療影響學習,決定不惜血本在家給小秦補營養,以期能讓他再長高些。在之后的一年里,黃女士隔三差五就為兒子準備各種補品,每天放學回家,小秦都要吃上一碗燕窩或者人參湯。于是,小秦被養成了一個小胖子,可他的身高卻連兩厘米都沒有長到。 于是黃女士帶著小秦來到杭州就醫。“從小秦的骨齡X光片來看,骨頭間的縫隙只有一點點了,就算我們傾盡全力,也只能讓他再長1厘米。”醫生說,小秦屬于性早熟,骨齡閉合得很早,而最可惜的是,他的媽媽錯過了讓孩子長高的關鍵時期。“如果一年前就到醫院,或許還有長高的機會。” 補品是“催熟”的罪魁禍首大量食用會造成性激素激增那為啥小秦會這么早熟?醫生解釋,這和黃女士不無關系——每天給孩子準備的補品,都是“催熟”的罪魁禍首!補品中的激素,在孩子大量食用后,會造成體內性激素的激增,從而導致小秦性早熟。 “一般情況下,遺傳因素僅影響身高的60%~70%。”醫生說,像黃女士、秦先生這樣身高偏矮的父母,生下的孩子如果在營養、作息、運動上都到位,身高超過爸爸、達到普通人的平均值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導致小秦長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 ↓ ↓ ↓ 補品“催熟”的性早熟 以及錯過了關鍵的治療時間 辣么~孩子發育長高階段要注意些什么呢?關于長高 請往下看 ↓ ↓ ↓ 你家寶寶身高“合格”了嗎? 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年,最好每個月都要測測寶寶的身高、體重; 此后至少每半年測一次,測試時間盡量選擇在早上進行,并做好記錄。 一般而言,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長應達以下標準: 孩子1歲時長高速率應在每年25厘米左右2歲時應在每年10厘米左右3~16歲階段,應在每年5~6厘米左右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每年增長10厘米左右如果孩子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厘米,就說明他生長速度比較緩慢,應去醫院測算骨齡,如果骨齡落后兩年,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小 坊 提 醒 如果孩子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厘米,就說明他生長速度比較緩慢,應去醫院測算骨齡;如果骨齡落后兩年,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個公式,馬上測出孩子能長多高 據研究,人的最終身高75%取決于遺傳因素。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指出,有一個公式能粗略地預測出孩子成年后的身高。 兒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 13厘米)/2女兒成年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13厘米)/2 看完上面這個公式,個矮的爸媽估計要淚流成河了…… 別急別急,生活中不是也有很多父母都不高,兒女卻“出類拔萃”的情況嘛?!因為,決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遺傳外,還包括營養代謝、睡眠、運動等很多方面。 長個“開關”藏在哪? “海拔”一般的爸媽們 怎樣才能培養出“大長腿”呢? 抓住孩子18歲前的長個“黃金季” 從營養、運動、睡眠等方面 下工夫就對了! 1蛋白質、礦物質不能缺 10~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70克,13~18歲需要80克,每天一杯奶是增高的秘訣。 礦物質中,不能缺了鈣、磷、鋅。 還要注意給小胖孩減肥,過胖也會影響身高。 2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 學齡兒童可多做向上跳的運動,如跳皮筋、踢毽子; 青少年可做跳高等彈跳運動,如籃球、排球。 切記:舉重、杠鈴等負重訓練,18歲前最好別練! 310點前睡覺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達高峰。 3~6歲兒童要每天睡10~12小時; 小學生、初中生9~10小時; 高中生每天8~9小時。 另外,最好讓孩子晚上10點之前入睡。 4盡量少蹲著 蹲著玩會導致腿部血液循環不暢、骨骼向外彎曲。坐椅子上時讓后背靠緊椅子背,這樣的姿勢有利于脊柱保持挺直。 5衣襪寬松點 衣服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緊緊箍住腳踝、穿脫都困難的襪子,會影響腿部的血液循環,不利于長高。 6別迷信增高補品 不可盲目使用增高補品。如果骨齡已經成熟,用了也不會有效果,如果還處于青春發育期,濫用這些保健藥物可能導致性早熟,反而不利于長高。 小坊已經告訴了坊迷們辣么多讓孩子長高的“開關”現在,萬能的小坊還要提醒家長們:千萬不要對孩子做下面這些事哦~ 1喂飯喂太飽研究發現,人在饑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喂太飽不僅造就了小胖子,還可能導致長不高。 建議: 和大人們一樣,寶寶的飲食八分飽即可。 2總是宅在家 陽光中的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可以殺菌,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生長發育。 建議:想讓孩子快長個兒,多帶他去戶外曬曬太陽吧。3過早叫醒寶寶3周歲后開始上幼兒園,多數寶寶都要和爸爸媽媽一樣早早起床,這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身體發育。因為人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并不分泌。 建議: 寶寶要有足夠的睡眠,早上不要讓寶寶和自己一起醒,計算好時間,盡量讓寶寶多睡會兒。4亂補鈣靠補鈣長個兒成了現在不少家長的普遍做法,但事實上,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影響骨骼發育。 建議:給寶寶補鈣不能過度。其實,只要寶寶不偏食,營養均衡,堅持喝牛奶、曬太陽,基本不需要補鈣。等年齡大一些,除奶制品,還可食用豆制品、魚肉等食物來補充鈣質。 最后,小坊要提醒家長的是:無論對孩子的身高有多擔心都不要拔苗助長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