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雞是指安徽的符離集燒雞,河南的道口燒雞,遼寧的溝幫子熏雞,還有山東的德州扒雞。這四大名雞你都吃過哪些呢?沒吃過的看下以下關于這四大名雞的做法,在家也可以做來吃哦! 符離集燒雞 在我國1959年國慶大典上,符離集燒雞被列為國宴名菜之一。符離集燒雞的主要原料符離麻雞就是由當地野雞演化而來,其肉香味美有其獨到之處,可見符離集成為燒雞之鄉并非偶然。 用料1:三黃雞(一只2斤左右)、鹵料(一包)、精鹽(10克)、老抽(10克)、料酒(15克)、麥芽糖飴(20克)、植物油(600克)、豬(30克)、大蔥(一根)、生姜(數片) 用料2 (鹵料):桂皮(5克)、陳皮(5克)、八角(5克)、干姜(5克)、小茴香(1克)、肉蔻(1.5克)、山奈片(1.5克)、砂仁(1克)、丁香(1.5克)、白芷(2.5克)、草果(1.5克)、花椒(2.5克) 做法: 1、活雞宰殺放盡血水,過沸水焯燙、去毛、洗凈,從腹腔剖開,取出嗉囊,用水洗凈 2、用刀背敲斷大腿骨,把兩只腿交叉塞入雞腹內 3、雞的左右肋下用尖刀各刺一開口 4、將兩邊的翅膀從開口中塞入,只留后半部在外,將塞好的雞置于陰涼通風處陰干4小時,趕時間的同志,這個陰干的過程可用吹風機的低溫風來完成,這樣只需15-20分鐘,但一般建議還是自然風干的好,因為雞在宰殺完畢后,需要一個自然排酸的過程,排酸的雞肉口感更好,肉質更爛 5、取20克麥芽糖飴置于碗中,將陰干的雞表面均勻的刷上糖飴,注意邊邊角角的地方都要刷到,如果沒有糖飴,可用8克蜂蜜加12克水調勻后代替但相應的在下一步鹵煮的時候要加入8-10克的糖 6、鍋內倒油,大火燒至七成熱時,改小火,下入雞,炸至通體金黃,家里有直身吊鍋的,用那個炸比用炒鍋炸要好,因為油更深,可以將雞全部淹入油中浸炸,這樣表皮上色更均勻,象我這樣用炒鍋炸的,只能不停用將油用鍋鏟澆在雞身上,并且過幾分鐘還要將雞翻個身,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這樣才能每一面都炸到,但也免不了受熱不均,貼著鍋底的地方還是會比其它地方的顏色要深 7、將炸好的雞撈出濾干油分備用 8、將所需鹵料混合置于碗中 9、用棉布或紗布包起扎緊 10、取一大砂鍋,倒入半鍋水,下入鹵料包、鹽、倒入剩余的糖飴 11、然后加入生姜、料酒、老抽、豬油,大火煮沸 12、下入炸好的雞 13、大火煮五分鐘后將雞翻個身,再大火煮五鐘 14、然后改最小火,蓋上鍋蓋,燜煮4小時(煮2小時后開蓋再將雞翻個身,使其正面朝上再煮2小時) 15、大蔥一根,只留蔥白,洗凈斜刀切成段 16、將鹵料包撿出,大蔥下入鍋中,開大火收汁,收汁的過程中要用湯勺不停的將湯汁澆在雞身上,收至水份八九成干時,關火即可 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始于清朝順治十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用料:童子雞(1只900克)、砂仁(15克)、肉桂(10克)、丁香(4克)、豆蔻(15克)、草果(10克)、陳皮(15克)、白芷(10克)、良姜(90克)、食鹽(20克)、蜂蜜(20克)、水(適量) 做法: 1、將雞宰殺好,血放凈,趁雞身尚溫時,放入60~70℃的熱水內燙5 分鐘 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凈白亮,色形美觀; 2、然后斬去雞爪,并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7~8 厘米的長口,割斷食管、氣管、掏出內臟,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凈余血和污物; 3、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并用手按折; 4、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干表面水分; 5、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160℃的熱鍋內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后加入,雞上壓竹箅子,使雞全部浸沒在鹵水內,用旺火燒開; 6、再改用文火繼續燜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火候控制好,大致需3-5小時) 7.撈雞前要準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熏雞始于清光緒年間。據說,創始人叫劉世忠,光緒二十五年從原籍安徽遷來遼寧北鎮縣溝幫子街,即溝幫子鎮落戶。 用料:公雞、胡椒粉、 五香粉、香辣粉、豆蔻、砂仁、山奈、肉桂、白芷、桂皮、丁香、陳皮、草果、鮮姜、味精、香油、白糖,老湯(無老湯,其他料加倍) 做法: 1、選用一年生健康公雞,屠宰后盤雞整型,大致和燒雞相同 2、經整型后的雞,先置于加好調料的老湯中略加浸泡,然后放在鍋中,順序擺好。用慢火煮沸2個小時,半熟時加鹽(用鹽量應根據季節和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定),煮至肉爛而連絲時搭勾出鍋 3、出鍋后趁熱熏制。將煮好的雞體先刷一層香油,再放入帶有網簾的鍋內,待鍋燒至微紅時,投入白糖,將鍋蓋嚴2分鐘后,將雞翻動再蓋嚴,再等2~3分鐘后,即可出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是由燒雞演變而來,其創始人為韓世功老先生。據《德州市志》、《德州文史》記載:韓記為德州五香脫骨扒雞首創之家,產于公元1616年(明萬歷43年),世代相傳至今。清乾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點名要韓家做雞品嘗,后龍顏大悅,贊曰“食中一奇”,此后便為朝廷貢品。 用料:活雞(750克左右)蜂蜜(若干)、鮮姜(125克)、良姜(125克)、白芷(100克)、陳皮(65克)、桂皮(60克)、花椒(50克)、八角(50克)、小茴香(50克)、三奈(30克)、甘草(20克)、草果(20克)、肉蔻(20克)、香葉(20克)、砂仁(12克)、丁香(12克)、醬油(2000克)、食鹽(1250克) 做法: 1、把雞里面的胸骨剪斷,然后在雞腹那開口,將雞腿交叉從開口的地方插進腹腔,然后把雞翅膀從下頜開口的地方插進去,從雞嘴里伸出,整個雞左右對稱,好似鴨浮水面,口銜羽翎的造型 2、蜂蜜和水的比例按1:100,將整只雞浸泡到上色液體中,瞬間浸入瞬間提出,避免雞內腔灌滿上色液體。然后用油炸(喜歡用哪種油自己選),油炸的溫度是170到180攝氏度,大約一分鐘到兩分鐘,呈現出金黃透紅的顏色即可 3、大鍋煮、燜:講究的是急火求韌,慢火求爛。將炸好的雞在國內擺好,放入香料袋,加入一半老湯(即煮過雞的陳湯,如果沒有陳湯,配料用量加倍)一半新湯,湯面高過雞體,用旺火煮1到2個小時,后用小火燜煮三到八個小時(看你能忍住多久不吃),最后在煮沸情況下出鍋 4、保證外形優美,色澤金黃,微透紅色,雞皮完整,熱時一抖肉即脫骨,涼后輕提骨肉分離,軟骨香嫩如粉,雞肉食之如面。扒鴨扒鵝加工方法基本相同,就是煮制時間延長 好啦!四大名雞的做法就介紹到這,當然,你想吃到地地道道的正宗四大名雞還得費些功夫去相應的產地找吧!發揮吃貨的潛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