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也是鈑金人,怎么加入組織? 答:點標題下方藍字“鈑金學習網” 加微信 sjb63247 加入鈑金微信群
導讀:鈑金件段差通常是指正常折彎刀具無法分兩折加工的高度H≤3.5T的 Z 形折彎,形狀如下圖,其中標識的高度H 一般是指只包含一個板厚的高度 。
一.段差展開計算方法: 1.直邊段差 
A----料外尺寸 B----料內尺寸 H----段差高度 K----折彎系數 1> 當H>3.5T時,按兩折進行展開. L=A+B+H—3T+2K 2> 當H≤3.5T時,按一次成形展開計算. L=A+B+H—2T+K 2.斜邊段差 
A----料內尺寸 B----料內尺寸 C----料內尺寸 L----料內尺寸 H----段差高度 1> 當H>3.5T時,按兩折計算
L=A+B+L+2K’ K’=θ/90×K 2> 當H≤3.5T時,按一次成形計算展開 L=A+B+L+K’ 注: 當θ≦70°時, K’=0.2 θ>70°時,K’=θ/90×K  二.段差加工指導
1.折床段差模具基本結構如附圖  1.1 上、下模主要都由三部分組成:1.模具主體,2.墊片 ,3.面取。
1)模具主體 用于固定段差面取 ,墊片并通過上端的夾槽或者螺栓分別與折床上模座固定。 2) 墊片 通過調整墊片厚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段差高度。 3) 面取 長度方向四個棱邊分別倒0.5*0.5,1.0*1.0,2.0*2.0 ,4.0*4.0mm 的斜角,可根據加工板材的厚度選取不同的面?。ㄐ苯侵担?。 1.2 上、下模的墊片及面取是可以共用的,主要通過調整它們得到不同的段差高度H,墊片有不同的板厚,通過不同組合可以得到所需的任何墊片厚度。 1.3 段差成形示意詳見附圖,其中上模正裝,下模反裝:段差下模斜面及有刃口處朝外側即
機臺正面這側。 1.4 段差模的校模與普通折彎刀具一致。 2 段差面取選擇的一般原則 : 2.1 0.5<><=0.8 mm='' 一般選面取=''>=0.8><='' p=''><=0.8> 當 H>3T 時,面取應選取 1.0 當 H>3T+1.5 時(直角段差),採用 V 槽折彎加工 2.2 0.8<='1.2mm' 一般選面取=''>='1.2mm'><='' p=''> 當 H>3T 時,面取應選取 2.0 當 H>3T+1.5 時(直角段差),採用 V 槽折彎加工 2.3 1.2<>< =1.5mm='' 一般選面取=''><='' p=''><> 當 H<1.5t 時,面取應選取="">1.5t> 當 1.5T <><3t 時,面取應選取='' 2.0=''>3t><='' p=''><3t> 當 H>3T 時,面取應選取 4.0 當 H>3T+1.5 時(直角段差),採用 V 槽折彎加工 2.4 1.5<><><='' p=''><> 選面取 4.0 當 H<1.5t>1.5t> 當 H>3T+1.5 時(直角段差),採用 V 槽折彎加工 3 墊片厚度計算: 3.1 直角段差墊片厚度 T 的一般計算公式為:墊片厚度 T=11-(H-面取值*0.819)/0.574 ,其中 H 為段差高度,面取值根據 5.2 確定。 3.2 135°斜角段差墊片厚度 T 的一般計算公式為:T=11.0-(2H-面取值×0.819)/0.574 。 3.3 通過電腦模擬得到墊片厚度。 4 段差加工注意事項: 4.1 材質上 CRS﹑AL 之硬度較低,表面容易產生壓痕,對于外觀要求嚴格的工件必需采取上下 模面取成形邊上均墊0.15~0.2mm不銹鋼片的保護措施。 4.2 使用整支上下模直接成形或錯開安裝整支上下模成形兩端需避位的工件,可以避免工件成形 的刀痕不一致;錯開加工成形時,會壓傷工件兩側,所以兩側也需要采取保護措施并在段差成形后整平變形部分。 4.3 一般情況下,上下模的面取及墊片厚度是一致的,當段差的兩段不平行時,可以通過適當增減墊片厚度來調整。 =''>3t>=''>=''>=''>=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