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斯蒂芬·金的這些要訣都是針對小說寫作的,但對普通的寫作,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能學會了這些要訣,不論是寫作文、寫文章,還是讀文章、讀小說,都有極大的裨益。 看他的這些寫作要訣,特別容易想起在美國非常流行的寫作指南——《風格的要素》。據說有一陣子,這本書美國學生人手一冊,大作家E.B.懷特還為它的修訂版出過力。這本書關于該如何寫作的標準,影響了斯蒂芬·金,影響了美國學生的寫作,也影響了美國文學的風格。這樣的書,我們就沒有。 斯蒂芬·金認為,故事就是化石,作家要做的就是把它挖掘出來。 其實,任何寫作都是這樣的。不論是對一個孩子,還是一個成熟的作家,寫作是對自己情緒和知識儲備的整理和挖掘,也因此,寫作是一件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促進人讀更多的書,發現自己的內心,也促進人思考更多問題,讓頭腦變得更加清晰。 這不是作家的專有特長,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素質。 1.作者與讀者之間是心靈感應的關系。 ——老王說:每個寫文章的人,都該知道自己要為誰寫作,心里有讀者,筆下就有分寸。很多寫不出文章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要寫給誰。 2.不要想著“改進”你的詞匯。用浮現的第一個詞,只要它準確、有色彩。 ——老王說:關于寫作的訓練,這一條太重要了。寫作中,我們要尋找的是一個準確、得體的詞,而不是一大堆濃艷的修飾詞。就像理想中的愛情,想要找的是一個人一樣。 3.通往地獄之路,是由副詞鋪就的。如果使用一個動詞加副詞才能描述某個動作,去掉副詞,換個動詞。 ——老王說:這個原則,很多國家的寫作高手都在說,形容詞和副詞是寫作的敵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它們在文章中出現。我讀書、刪稿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刪點文章中多余的修飾詞。帶刀讀書,提刀作文。 4.笨拙的文章多是恐懼的產物:恐懼讀者不理解你的用意。 ——老王說:我們能看到很多拖沓的表述,過分矯情的引用,都是怕讀者不懂、讀者不感動、讀者不佩服自己。看到笨拙的文章,馬上就能想象出一個搔首弄姿的人。 5.想當作者的話(或者想寫好文章的話),多讀,多寫。沒有時間讀書的人,一定也沒有時間寫作。 ——老王說:我聽到關于讀書、寫作最大的一個笑話是韓寒說的,他說(大意):我不怎么讀書,我寫作靠的都是我的天分。當然,這是他還年的時候說的,算不得真。不讀書,不會讀書,還會寫作,真是一件讓人尷尬的事情。 6.段落比句子更有資格當文章的基本元素。連貫性在這里起步,字詞在這里獲得意義。 ——老王說:先學會寫句子,然后學會組合成段落,無法持續寫作(比如,寫不夠800字),問題出在句子組合成段落后,不會展開寫一個段落,還是腦子亂的原因。 7.斯蒂芬·金一年讀70本到80本書。不是為了學習怎么寫,是喜歡讀,學習在其中矣。 ——老王:斯蒂芬·金建議,要隨時隨地讀書,他喜歡聽書,甚至開車的時候都在聽書。閱讀首先是快樂和享受,沒有享受過這種快樂的人,生活絕對是枯燥的,就算他嘗盡天下美食,看遍人間美景,也會無聊。 8.多寫比少寫好。 ——老王:一旦想成寫作的習慣,每天寫點東西,是自己和自己對話,是自己和世界對話,這樣的習慣能讓人變得更加溫和而理性,并且不會陷入無聊的恐慌,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變得更充實,卻不愿意讓他們學會寫作。 9.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體驗、只是、推測和幻想。 ——老王:寫作才是真正能激發想象力和表現力的活動,不一定要成為專業的作家,但基本的寫作能力,能讓人的思維由多么活躍和有趣,真是普通人不知道的。用文字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并和人分享,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你真的會討厭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嗎? 10.寫作開始于作者的想象,完成與讀者的想象。 ——老王:能用自己的大腦和筆,引起讀者的想象和激動,這是一種真正的權力和能力。 11.小說離不開比喻,但不要寫“他像老虎一樣勇敢”這種東西。“這根煙抽起來味道像掏糞工的衣服”,就還不錯。 ——老王:學會寫好的比喻句,是人生變得有趣的一個標志,漂亮的比喻句,是漂亮的大腦完成的,你有沒有漂亮的大腦,用這項內容自我檢查吧!學會寫好的比喻句,寫作就算入門一半了。 12.好的描寫,有新鮮、鮮明的畫面感,用簡單的詞匯干凈地表達出來。 ——老王:新鮮、具體、形象、簡潔、干凈,這是寫作最高的境界和最低的標準了。就像吃飯,每一粒米都鮮亮、分明,還沒吃,就已經讓人開心了。 13.小說的第二稿一定要比第一稿至少短10%。 ——老王:刪稿子、改稿子,是對文章、對思維、對人生的自我凈化,這樣不斷修煉,文章簡潔、得體的時候,人就會變得不瑣碎、很清爽。 14.故事是史前化石,已經在地下,等你發掘。 ——老王:最終能找到化石的人,是喜悅的,也是滿足的,因為他發現的不只是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講一個故事,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15.寫小說的作者心里一定要有個至關重要的讀者:“我這樣寫他/她會怎么看?” ——最后,還是回到讀者這一條,一個心理沒有讀者對象的寫作者,文章自私、混亂、矯情,寫得多么花哨,都不能算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