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洛(甄夫人) 甄氏本是袁熙的妻子,后因曹操攻下鄴城,決議娶甄氏為妻,當時曹操之子曹丕也喜歡甄氏,曹操無奈,只得把甄氏讓給曹丕。甄氏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生母。三國曹植的《洛神賦》里形容過甄氏的美貌‘‘翩若驚鴻 婉若游龍”。 甄洛出身名門,知書達理,原是袁紹的二兒媳婦。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后, 袁紹兵敗后死了,曹操攻下翼州城的時候,曹丕進入袁紹府,見兩個女子抱頭痛哭,走進一看,見甄洛嚇作一團,不修邊幅,但不掩國色。曹丕頓時被其迷得顛三倒四,還打量了甄氏半響。甄洛在驚嚇哭啼的窘境下仍然美艷絕倫,令曹丕心醉神惘。后曹丕納甄氏為妻,沒幾年就為曹丕生下一兒一女。既后來的魏明帝和東卿公主。 曹丕一開始也是十分寵愛甄洛,可在曹丕即位后,甄氏見曹丕貪心歡娛,誤國誤民,就出面相勸 :“你是皇上, 全國那么多事都需要你來管,可別成天沉溺與女色,累壞了身體,又耽擱國務。”可曹丕對甄氏的勸戒置之不理。而且此時甄氏己年近四十,容顏已衰,逐步失寵。曹丕新納了許多貌美妖嬈的妃嬪 。 其中郭氏為謀皇后位,毀謗栽贓甄氏埋木偶咒罵文帝。而且甄氏是個大才女,剛寫了一首婦孺皆知的詩《塘上行》。詩中盡是哀怨愁悶之意,令曹丕大怒,以毒酒賜死。 甄氏死狀極端悲慘,曹丕命令將其尸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教她無臉見人,百辭莫辯。 戚夫人 戚夫人和劉邦的相遇,是在劉邦最為落魄的時候。 那時候,劉邦和項羽的幾次對陣中,劉邦一直是項羽手下敗將。彭城一戰,劉邦更是被打得丟盔棄甲,連父親、老婆都成了項羽的俘虜。劉邦一路逃到山東定陶,在一戶戚姓人家意外地遇到了漂亮的美女戚夫人,并一見鐘情。戚夫人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里,自幼受到父母的精心培育,她相貌秀麗,精通音律,擅長歌舞,造詣頗深。 正值壯年的劉邦,被戚夫人的美艷所吸引。當時戚夫人剛過豆蔻年華,風姿綽約。既有南國女子的窈窕纖柔,又有北方姑娘的健美矯捷,全身上上下下無不洋溢著一股醉人的氣息。劉邦雖然久在沙場,但征塵掩不住他一臉的英武之氣,尤其是他起兵兩年來,英名廣為流傳,更贏得了戚氏父女的仰慕。就這樣,草莽英雄結識了多情美女,劉邦欣欣然接納戚氏為妾。之后劉邦獨寵戚夫人一人。 劉邦自娶了戚夫人后,立刻被她的相貌所征服。戚夫人隨從劉邦征戰。后戚夫人生下劉如意,劉邦甚是寵愛,一度劉邦想廢太子,而立劉如意為太子。至此,戚夫人徹底得罪了呂雉,在劉邦死后,呂雉毒死劉如意,下令剪去戚夫人的一頭飄逸青絲,并且將戚姬的手腳砍斷,用兩只月牙形的鉗子夾出了戚姬的眼球,用香燭熏聾了她的耳朵,灌啞酒,關在廁所里,起名為“人彘”。 虞姬 虞姬,慕項羽英名,嫁與項羽為妻,陪伴左右。她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妾,相傳容顏傾城,文武雙全,舞姿美艷。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直到最后在楚營內舞劍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場“霸王別姬”的美麗神話。據歷史史料記載,虞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輕盈如水。 自虞姬嫁于項羽后,就常隨項羽出征。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么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與霸王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的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為了讓項羽不再有牽掛,唱完《和垓下歌》,拔劍自刎。 衛子夫 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歌女。后入宮,先被封為夫人,后冊立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在漢宮安分守己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 衛子夫一生恭謹克己,盡心盡力執掌宮掖數十載,令其夫漢武帝得無擾于省中瑣事,為開創漢武盛世減輕了負擔。其弟衛青及外甥霍去病則在漢匈戰爭中做出了偉大貢獻。 后因為衛氏家族太過富貴,所以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和陷害。征和二年(前91年)六月至八月之間,漢武帝非常信任的一個名叫江充的酷吏,以“巫蠱”之罪,陷害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等人,致使衛氏家族從興盛走向滅亡。 衛子夫的兒子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漢武帝一開始非常喜歡劉據,但是等到劉據長大以后,漢武帝嫌他性格太仁厚軟弱,能力也一般,所以逐漸冷淡了他。在漢武帝晚年,衛子夫和太子因為漢武帝的寵幸漸漸少了,常常感到不安,甚至有性命之憂。 晚年太子劉據因謀反一案牽連,自縊身亡。衛子夫知道兒子自殺后也懸梁自盡,一生溫柔敦厚的衛子夫走完了她38年的皇后之路,而盛怒之下的漢武帝大開殺戒,屠滅衛家三族和幫助衛家的宮人達十萬之多。 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因貌美聰敏,善于歌舞受寵,被選入宮,漢武帝為其修“鉤弋宮”號“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擅長纂拳藏閻游戲,又稱“拳夫人”。后晉封為趙捷妤。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自殺,衛皇后也被賜死。武帝帶鉤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畫工畫周公負成王圖,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為太子的意圖,又擔心因“主少母壯”重蹈呂后復轍;便以“屢件圣意”為由,把鉤弋夫人囚禁于云陽宮。后元元年 鉤弋夫人憂困而死,葬于甘泉南。武帝深感內疚,在甘泉宮前建“通靈臺”以表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