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中國畫時,“臨古”與“寫生”是兩門最基本的功課,但也是貫穿畫家一生的修行。年近九旬的黃賓虹在給弟子的信中還不無感慨地說:“近悟于古跡與游山寫稿,融會一片,自立面目,漸覺成就可期。” 盡管大家都知道臨古與寫生的重要,可是中國畫有其特殊性,如何臨古,如何寫生,這還真是一個困擾著許多業余愛好者、學習者乃至畫家的大問題。回頭看看黃賓虹先生的示范,興許能獲得不少啟發。
摹古 黃賓虹一生臨古不輟,提倡古人“終日伏案,不遑少息,藏焉修焉,優焉游焉”的臨摹精神,甚至說“畫不師古,未有能成家者”。在他看來,臨摹是學習前人理法,“由舊翻新”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求脫太早”。
可是,畫史上名家眾多,臨摹者首先就面臨著如何選擇的問題。“大人達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攬,廣議博考”,然后“詳其離合異同之旨,采其涵源派別之微,博覽古今學術變遷之原”。所以,黃賓虹認為選擇的前提是兼收并攬,是一個從“詳其異同”到“涵源探微”再到“博覽變遷”的研究過程。黃賓虹專于畫史研究,能夠衡校古人,辨別其優劣成敗,提出“唐人刻劃,宋人獷猂,元季四家出入其間而以蕭疏淡遠為之”的觀點。他曾對學生說:“我在學畫時,先摹元畫,以其用筆、用墨佳;次摹明畫,以其結構平穩,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畫,使學能追古;最后臨摹宋畫,以其法備變化多。” 臨李成、范寬山水 臨摹不只是選擇問題,還需考慮如何臨摹,用怎樣的方法和態度臨摹。黃賓虹認為臨古的目的是“撫躬自問,返本而求,自體貌以達精神,由理法以期于筆墨”。他還認為,畫有章法而乏筆墨者,可通過“摹”“取其位置得宜”;畫有筆法者,可通過“臨”“得學其用筆”,而“有筆有墨者,只可與人觀覽,以用墨非臨摹可得,必待平日之練習功候而成”。 臨大小米山水 臨馬遠山水 黃賓虹的臨古畫稿,多用簡筆勾勒。如其所言,“觀古名畫,必勾其丘壑輪廓,至于設色皴法,不甚留意”。這種臨摹古畫時所用的速寫式勾勒畫法,即黃賓虹所謂的“勾古畫法”,是他有關“出繁入簡”的思考與實踐。黃賓虹說“勾勒屬筆,皴法屬墨”,“畫法之妙,純視筆法”,“畫法用筆線條之美,純從金石、書畫、銅器、碑碣、造像而來”,所以在他看來,“勾勒”用筆不僅源于書法用筆的標準,也通于自然造物的規律。 臨黃公望山水 臨王時敏山水
從表面上看,黃賓虹的畫稿與原作貌似的極少,這與他的臨摹態度有關。“臨摹古人名跡,得其神似者為上,形似者次之。有以不似原跡為佳者,蓋亦遺貌取神之意。古來各家用筆用墨,各有不同,須于名跡中先研求如何用筆,如何用墨,依法對寫,與之暗合,是為得神。若以跡象求之,僅得貌似,精神已失,不足貴也。”又說“藝術流傳,在精神不在形貌,貌可學而至,精神由領悟而生”。 寫生
中國畫論向來重視師法造化。黃賓虹也一再說“師古人莫若師造化”,“造化無窮,取之不盡……知師古人,不知師造化,終無以得山川之靈秀也”。“師造化”可以解釋為學習自然,體悟自然,其含義比“寫生”更為寬泛,寫生只是師造化的一種方法。“寫生”二字,古人有時指對物描繪的方式,有時指“寫其生意”。黃賓虹論畫,較少用“寫生”一詞。當他用“寫生”時,有時指對景描畫,有時指根據記憶作畫(或稱之為“紀游”畫)。 與西畫相比,中國畫的寫生更強調選擇、剪裁,也更注重神似。黃賓虹在一段論中西寫生之區別的話中說:“蓋習國畫與習洋畫不同,洋畫初學,由用鏡攝影實物入門;中國畫則以神似為重,形似為輕,須以自然之筆出之。”又說:“江山橫截交錯,疏密虛實,尚有不如圖畫處,蕪雜繁瑣,必待人工之剪裁。”所以既“要懂得‘舍’字”,又“要懂得‘取’字”,即強調對實景進行選擇性的提取甚至重組,“取舍”之間便是心存圖式與自然造化的互融互滲,最終達到“人巧奪天工,剪裁出青藍”的“如畫”境界。 于是黃賓虹提出了中國畫寫生的方法與重點:“故必明各家皴法,乃可寫生;次則寫生之道,不外法理。”這里提出了兩個關于寫生的重要問題:一是寫生與筆墨的關系,二是寫生與理法的關系,兩者都與“師古人”有關。在他看來,寫生的第一個前提是學習筆墨,第二個前提是明了古法,進而在寫生中體悟理法,終而化之。所謂“法從理中來,理從造化變化中來”,黃賓虹通過自然印證古法,又由古法感受自然,從而將“師古人”與“師造化”相貫通。 他在一九四八年致朱峴英的信中說:“近悟于古跡與游山寫稿,融會一片,自立面目,漸覺成就可期,然全以筆墨用功為要。”黃賓虹的卓然成就的確與此密不可分,如他將筆墨之法與山水的各種自然特性,乃至內在精神和形式審美等相對應,又如他將“夜山”的心理感悟與北宋山水畫的風格相聯系。 黃賓虹一生游蹤所及,逾北燕,跨南海,攀天都,涉洞庭,九上黃山,五上九華,四上岱岳,折桂林之一枝,挹匡廬之五老,到七十余歲時,已經遍歷蘇、浙、皖、滬、燕、晉、陜、甘、贛、湘、鄂、閩、粵、桂、黔、蜀、滇等諸省市的名山大川,并游香港,可謂盡閱祖國大好河山,且“游跡所到”皆“收入畫囊”。 轉自見山臨海堂,以上示范圖,都來自最新出版的《黃賓虹臨古畫稿》和《黃賓虹寫生畫稿》(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