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太極拳慢練 (馬權友) 一、太極拳為什么要慢練 從養生角度說,太極拳要求呼吸自然、細長、慢均。由于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保障,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讓氣血充足,經絡舒暢。 做為武術,太極拳實戰要體現“疾迅誰能敵”效果,而進行慢練是為集蓄功力,要求行拳在意念支配下,以意行氣,使意、氣、勁合一。只有動作緩慢,才便于領會動作要領,便于熟悉動作軌跡和勁道勁力的應用,為快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和應變能力。 同時,通過慢練,意念支配,內氣下沉,空胸實腹,充盈丹田,內氣繞丹田內轉,以氣導勁,使意、氣、勁渾然一體、周身一家,防能八面支撐,攻能龍行擺尾。 天下的功夫都是快擊慢,力大壓力小,太極拳也不例外,其實用時很快,只是慢練而已。慢練不等于慢用,慢練是如火山爆發前的蓄集能量,是為培養快發意識。 二、太極拳怎樣慢練 1、心靜體松,去掉浮躁 行拳中,心態要平和,不心猿意馬,要心靜上身松,腳下生根底盤穩,放下該放下之事,氣不躁,心不煩,苦心意穩下來,動作自然“慢”下來。 2、給足腰勁,增加肢體阻力感 要慢慢給足腰胯勁,以腰轉帶身轉,感覺人在水中行,有阻力。上肢運勁如抽絲,增大慢度,自加阻力。棚如迎風行舟,捋如手牽攬繩,擠如圓木撞鐘,按如驚濤拍岸,采挒似攬脫韁馬,肘靠似氣浪催墻。 3、要慢中體會內氣轉圈,丹田內轉 要慢慢體會,意領手隨,內氣或丹田內轉,或循經合脈,或氣運四梢、或開合鼓蕩,或氣貼后背。由于內氣不會運行的太快,自然配合的動作也就慢下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