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期間肌肉內的循環(CIRCULATION IN MUSCLES DURING STRETCHING) 與肌肉張力相關的肌內壓增高會減低肌肉內的循環。增加自主神經系統的活性會使小動脈收縮,因而降低循環。在伸展時因肌內壓上升,血管變細而使得循環下降,從休息位置做10~20%的伸展,會減少40%的循環。伸展后回復,循環也會主動反應增加;每次伸展停留數分鐘的間歇性伸展,并不會對組織內的耗氧需求或新陳代謝造成影響。正好相反的是,階段使用SS最終會增加循環,然而,持續數分鐘使用SS可能造成損害,應該避免。 Kjaeer等人(2000)發現在階段使用SS會增加肌腱周邊組織的循環;增加休息期間三倍之多。然而,持續過久的強烈SS會造成缺血現象,舉例來說,此情況可能發生于使用石膏固定關節制動,而將肌肉與肌腱維持在被伸展的位置。 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激烈使用肌肉可能造成微小創傷的出現,逐漸產生肌肉疼痛、縮短與僵直,癥狀通常會在之后幾天出現;若肌肉的使用是異于平日的強烈,則疼痛的癥狀可能在隔天或第三天加劇,此即是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肌肉會復原且輕微的癥狀會在幾天后消失,若個案所受到較大的傷害則可能持續至一周以上;如果不管嚴重疼痛而持續激烈運動,則可能對肌肉造成永久性傷害 。 High等人(1989),Wessel & Wan(1989)以及Johansson等人(1999)在其研究中均指出,伸展無法阻止因激烈用力而出現的DOMS,現僅知的避免方法為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使肌肉習慣所增加的負荷。 McGlynn等人(1979)與Buroker等人(1989)研究運動后做SS對DOMS是否有減緩之效果,他們發現與控制組相比并無顯著差異,因此伸展未能減少DOMS的相關癥狀或加快肌肉復原。沒有任何物理治療法或藥物能在癥狀發生后立即加速恢復,通常需要一周的時間;然而,臨床常發現伸展可緩解疼痛,如果在處理嚴重且肌肉伴隨活動異常緊繃時的伸展,就是非常疼痛的個案,但沒有第一次伸展就拉到緊或疼痛的肌肉是不可能的。 Lund等人(1998)評估在離心運動后執行被動伸展對DOMS的效果,發現會降低最大肌肉力量。Jayaraman等人(2004)評估在離心膝伸直運動下,熱及SS對運動誘發肌肉傷害的主題,大腿的等長肌力測驗、疼痛等級與核磁共振皆顯示治療未能減輕水腫或肌肉損傷,同時不影響酸痛情形。 然而,對不習慣做伸展運動的人,給予重復、激烈的伸展可能產生DOMS。Smith等人(1993)指出使用6分鐘的強烈伸展會產生輕微的DOMS,而執行靜態與彈震式伸展技術,在靜態伸展后較容易產生肌肉酸痛。 執行每個伸展運動都必須使用合理的力量與時間,例行性的執行伸展運動并由低強度開始是很重要的。眾所周知,在急性扭傷后給予激烈的伸展可能增加傷害,因而,這類個案應避免使用伸展,直到組織恢復到能承受力學壓迫的階段。 肌力運動對肌肉僵直的效果(EFFECTS OF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ON MUSCLESTIFFNESS) 藉由阻力訓練來改善肌力會造成神經適應及肌肉肥大,在幾個月后,在初期的神經適應便接著肌肉結構改變形成肥大,一般認為肌力訓練會產生肌肉「緊繃」的不利情形。 Magnusson(1998)表示在肌力訓練運動后會立即造成肌肉肌腱系統彈性減低。使用等速儀器、設定膝關節最大負荷的肌力向心收縮運動會使大腿后肌群與肌腱的SS阻力減少20~28%(圖1.13)。因此,最大量與反復向心肌肉收縮的運動會改變肌肉肌腱系統的彈性,使其更能被伸展而非更僵直。 伸展能力的增加來自于肌肉收縮時的改變。在離心運動后,肌肉肌腱系統的阻力并未改變,甚至明顯更大。離心運動很可能會造成肌肉疼痛與主觀感覺僵直,然而在這些運動之后的黏滯性順應并未改變。
彈性的保存是很重要的,例如在走路、跑步與跳躍期間,小腿肌群會在支撐期儲存能量,并在推進期釋放。若在動作中間,伸展力突然有明顯提高,則肌肉必須更費力工作,因彈性的減低而造成對主動肌肉收縮增加傷害。 Girouard與Hurley(1995)研究肩部肌力訓練運動與伸展的效果。肩部活動在使用肌力訓練合并伸展運動組并未增加,但在僅使用SS技術的組別則有明顯的改善。 Klinge等人(1997)研究阻力訓練對被動僵直之效果。受試者執行雙側大腿后肌群的等長肌力訓練,每周3天;在2周間,負荷由80%逐漸增加到最大,除了等長訓練外,一側再給予伸展運動;每個柔軟度課程包括4次伸展,每次停留45秒,每次間隔休息1分鐘,受試者每日執行2回,持續12周。結果顯示在雙側的最大等長膝屈曲肌力皆提升43%,控制組則維持不變。在伸展測試中,接受訓練的雙側在訓練期間的最高與最后的力矩有顯著增加,而EMG無明顯改變。雙側增加的被動僵直并無明顯差異;一般認為等長肌力的增加與肌肉肥大有關,這或許解釋有關增加肌肉的僵直。等長肌力與被動僵硬的增加同時提供肌力肌腱單位較大的能量吸收潛力,這對預防傷害很重要,在此研究中增加肌肉的僵直并非每日伸展運動所影響的。 在運動后隔天的測試顯示,向心與離心肌力訓練運動都會增加肌肉的僵直,這與增加肌肉張力有關。肌力訓練會增加肌肉量,同時長時間的高負荷重量訓練也會使肌腱變厚;肌肉收縮的改善伴隨力量的提升是來自于較大的肌肉尺寸。伸展伴隨肌肉肌腱彈力增加,而能量吸收的改善提升動態的動作。隨著時間結締組織增加,也增加肌肉僵直,如此在伸展時需耗更多力量,而肌力訓練會提升對伸展力量需求的耐受力。一般的伸展技巧對運動員的大量肌群可能沒有效果,而治療師也要更耗力才可達到效果,然而特定的伸展技巧搭配使用重量,能在伸展大肌肉時達到有效的成果。 下一期_8b的內容: 伸展對肌力的影響 「肌骨PT學院」直播間相關訊息,趕緊關注,直播間各個話題可以隨時進入聽課(有些是付費課程) http://m./topic/250000052024634.htm 9/3~4 北京 兒童貼扎專業課程 (趕緊啦) 9/10~11 溫州 MTC-2認證班 9月 溫州 MTC-1 9/24~25 長沙 MTC-1 10月/11月 杭州漂流貼 PART-2 研討會相關訊息 (請向iPT(iPT-2016) 或 于總 (davidstars7)洽詢) 9月 微課程直播間 Q4 微課程 肩胛肩疼痛之處理手法 微課程 肩關節物理治療課程 1. 基礎理學檢查 2. 常見病癥之PT處理 3. 手法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