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晚上睡不著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因為失眠非常痛苦,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中,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生活中我們應該有所了解。 失眠人士福利來了,教你幾個方法,比吃安眠藥更安全,而且有效。 胡思亂想引發失眠——勞宮穴、中沖穴、少沖穴 心為君主之官,其位在上,五行屬火。當思慮過度、欲望過多時,容易出現心火亢盛、擾動心神,心神不寧人就會失眠。 勞宮穴位置:中指及無名指往下延伸交會的凹陷處。 方法:右手拇指指腹點按于左手勞宮穴上,按而揉之,使穴位產生局部酸脹痛感,并活動左手手指,以加強指壓的感覺,再指腹輕揉局部放松。 左右交替,反復操作,每次約10分鐘,每日1-2次。 中沖穴位置:在人體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在中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 方法: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少沖穴位置:在小指內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 方法: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勞宮、中沖、少沖分別是心包經和心經的重要穴位。重掐勞宮,并在中沖、少沖兩穴刺血,可以清心除煩,降心火,專治胡思亂想出來的失眠。 氣出來的失眠——肝俞穴、心俞穴 “大動肝火”,生氣發怒、情志不暢,導致肝氣郁結,久郁化火,肝火上炎,就會帶動心火,擾動心神,造成失眠多夢。 心眼小、愛生氣的人,往往存在肝火擾心的問題。治療這類失眠,應從疏肝清心入手。 肝俞穴位置: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橫指處。 方法:用火罐每2日一次,治療1~2次即可痊愈。 心俞穴位置: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橫指處。 方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一次。 重掐勞宮,中沖、少沖刺血可以清瀉心火,此外還要配合肝俞、心俞刺血拔罐,以達到清瀉肝火和心火的目的。 吃多撐出來的失眠——內關穴、公孫穴 古代醫家總結,“胃氣不和則臥不安”。吃多了撐出來的失眠,實際上是由于胃氣不和造成。 胃在心之下,飲食積滯在胃里,胃中脹滿不適,導致中上焦氣機不暢,進而擾動心神,引發失眠。 可取八脈交會穴——內關和公孫兩穴。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絡穴,通于陰維脈,公孫為足太陰脾經絡穴,通于沖脈,兩脈匯聚于胃心胸部。 內關穴位置:掌側腕橫紋中點向手臂方向三橫指處。 方法:合并食指中指,兩指按揉內關穴100~200次。 公孫穴位置: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方法:用中指指腹向內按壓公孫穴,以有酸脹感為宜。 這兩個穴位相搭配,可以起到和胃降逆、寬胸理氣的功效。胃氣和則心神安,失眠自然就好了。 遇事受驚嚇導致的失眠——神門穴、太沖穴、丘墟穴 遇事受到驚嚇,會造成心膽氣虛。心膽氣血不足,則心神失養,影響睡眠。 治療這類失眠可以選擇心、肝、膽經的原穴——神門、太沖和丘墟。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特殊穴位,擅長補虛。 神門穴位置:腕橫紋靠近小拇指一側的凹陷處。 方法:按摩神門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在最適合在晚間睡前操作。 太沖穴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的凹陷處。 方法:用拇指點按太沖穴,一壓一放,持續按壓,至有酸脹感為度。力度要保持均勻柔和,對于盛怒中的人,則可以刮壓該穴,能夠迅速消解怒氣。 丘墟穴位置:足外踝的前下方的凹陷處。 方法:按壓丘墟穴時一面吐氣一面用手掌劈打,如此重復30次。按摩丘墟穴可以清晰頭腦、能使自己情緒穩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壓力等。 三穴共用,可以養心血、安心神、補肝陰、引膽火歸元,治療因驚嚇導致的失眠。 治療失眠是非常重要的,失眠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這些比吃安眠藥更安全的方法學會了嗎?別忘記告訴身邊的朋友們哦!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咨詢醫生指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