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揉腹法”不僅你自己要學會,一定要告訴你的父母雙親哦! 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因而腹部被喻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p> 仙人揉腹法與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僅將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將中焦和下焦連成一片,通過圈揉和回環晃海,橫向聯通胃腸、脾經、腎經、膽經、肝經和任脈等經脈;使內氣迅速匯聚運行,堅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余,消食之道,妙應無窮,有卻病延年實效耳。” 仙人揉腹法通過培護脾腎達到補氣益精的目的,從而有助于防治便秘、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和便秘等疾病。另外,堅持揉腹還可迅速消除積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癥,因為血液大量進入腹腔,有助于治療肺結核、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神經衰弱、慢性肝炎、遺尿、尿潴留、遺精、陽痿、早泄等虛損性疾病,同時對于女子痛經、月經不調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實踐表明,這種“揉腹”的方法非常神妙,操作簡便,又治大病。此外,“仙人揉腹”是在睡覺前、起床前進行,既不花錢,也不費什么氣力,很容易堅持。有病者治病,無病者保健。 仙人揉腹法操作練習 預備式: 在保暖的前提下,脫衣松褲,正身仰臥在床上,最好能夠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靜慮,調勻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窩部 兩手緩緩上提,在胸前兩手中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接并按在心窩部位(即胸骨下緣下柔軟的部位,俗稱心口窩),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按摩21次。(如上圖1) 第二式:回環按摩腹中線及腹兩側 兩手中三指對接,由心窩順摩而下,即一邊順時針轉動按摩一邊往下移,移至臍下恥骨聯合處(即小腹下部毛際處),然后兩手向左右分開,一邊按摩(左逆時針右順時針)一邊向上走,回到心窩處,兩手交接而止。循環做21次。(如上圖2-3) 第三式:推按腹中線部位 兩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窩腹中線部位推下,直推至恥骨聯合處,共21次。(如上圖4) 第四式:右手繞臍腹按摩 以右手手掌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如圖5) 第五式:左手繞臍腹按摩 以左手手掌由左→上→右→下按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與上圖5反向) 第六式:推按左側胸腹 左手做叉腰狀,置左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輕輕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為起點,直推至左側腹股溝(大腿根)處,連續推按21次(如下圖6) 第七式:推按右側胸腹 右手做叉腰狀,置右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輕輕捏??;左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為起點,直推至右側腹股溝(俗稱大腿根)處,連續推按21次。(如上圖6) 第八式:盤坐搖轉 改為盤坐勢,兩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攏,握捏成拳(道家稱為“握固”),分別輕按兩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進行緩緩搖動。先自左→前→右→后按順時針方向搖轉21次;然后自右→前→左→后做逆時針方向搖轉21次。搖轉的幅度宜大,如搖轉向左時,應將胸肩搖出左膝;搖轉向前時,宜將上身搖伏膝上;搖轉向右時,應將胸肩搖出右膝;搖轉向后時,上身宜盡量往后倒。搖轉以舒適為妙,不可心躁圖速,著意急搖。 練習次序:將一至七式依次做完為一遍,每次連做2~3遍。做完后,起身盤坐,按第八式搖轉,左右各21次。 仙人揉腹法的注意事項: ①練功前一般要求解開衣褲,以直接揉摩為宜。姿勢第一至第七節,以正身仰臥為主。 ②揉腹時必須凝神靜慮,動作輕松、柔軟、緩慢,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關注學艾灸,搖轉上身時不可過快過急,練功后應自感輕松舒適、無疲勞感為度。 ③初練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間斷,只要持之以恒,必見成效。每次如認真作,大約需要三十分鐘,越慢越好。 ④練功期間,由于胃腸臑動增強等生理功能的變化,常會出現腹內作響(腸鳴音)、噯氣、腹中溫熱或易饑餓等現象,這屬正常的練功效應,可順其自然,無須作任何處理。 ?、莘哺箖然加袗盒阅[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及婦女妊娠期間,均不宜練此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