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通常也稱脊柱,又稱“龍骨”,在身體背部的中央位置,是支撐身體的主梁。他如同一條龍,從上而下,由一段段的體節(脊椎骨)串接而成。分為5個部分,包含頸椎七塊,胸椎十二塊,腰椎五塊,骶椎五塊,成年以后融合成一塊骶骨,尾椎幼年時是3~5塊,在成長的過程中尾椎也漸漸融合成一塊尾骨,所以小孩子一出生時脊椎應該是32-34塊,成年人是26塊。為了更穩定地兩兩連接,這些脊椎骨并非整齊劃一的光滑圓柱體,甚至連一個光滑的平面都找不到。他們就像異性的積木一樣,通過各種表面突起與凹陷,形成關節,在輔以韌帶、椎間盤、使的脊椎環環相扣,緊密相連。 盡管脊椎骨形態各異,但基本是由椎體、椎弓、突起三個部分組成的。另外,還包括相關肌肉、椎間短韌帶以及椎管和脊髓。椎體主要用來承受椎骨的重量,由頸椎開始向下逐漸增大,呈現出不同典型的圓柱狀。椎弓短而細,呈弓形,主要連接椎弓根和椎弓板兩個部分。每一個椎體和椎弓圍成的孔稱為椎孔。突起是由椎弓上發出的,分別有棘突和橫突。肌肉主要分部在脊柱背側,可發動和承受作用與軀干的外力作用。椎弓間韌帶處于相鄰椎骨的椎弓之間,由彈性結締組織構成,有很大的彈性,呈黃色,故又稱黃韌帶。椎管可以連通顱腔和骶管裂孔,除椎間孔外周圍均為韌帶所封閉。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呈長圓錐狀,全長41-45厘米。 每一節椎骨與相鄰的椎骨之間都是通過復雜的關節、韌帶、椎間孔以及椎間盤相互連接的。椎間盤就仿佛是脊椎緩沖壓力不可缺少的“海綿墊”,它的秘密其實埋在中央,那里有一種彈性極強的膠狀物。這種膠狀物中,水分占了80%所以他像果凍一樣可以隨著外界的壓力而改變形狀位置和形狀。為了不讓“果凍”四處滑動,在它的四周,換環繞著一層纖維,纖維環就像桶箍一樣牢牢地把“果凍”鎖在最里層。因為一旦這顆“果凍”溜出纖維環,就會壓迫到從椎骨中央穿行的脊髓神經,產生各種痛苦的癥狀,也就是常見的“椎間盤突出癥”的一種類型椎骨間的其他小關節、韌帶也同樣有可能在我們每天的行動中發生各種損傷。 今天虎牙就分享這些,希望各位多多注意,防范于未然,有頸椎病、肩周炎、類風濕、腰間盤突等問題,想了解更多的朋友,添 加 微 信:huya0207 (長按復制)我更詳細的為你講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