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編員:村人 審稿:百姓 吳剛伐桂 相傳,說是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里的嫦娥倆很要好,他并經常與月宮的嫦娥相會,久日久之不干公事便疏于職守。此事讓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氣之下,就罰他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亮樹的大樹(桂花樹),如果吳剛不砍下這棵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再也不能與嫦娥相會了。 吳剛只的聽從砍啊,砍啊,從冬天一直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倒,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亮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就在這時,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后,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斧痕又生長起來了。從此,每當吳剛快要砍倒大樹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將砍下的口子重新長合起來。 就這樣年復一年重復著毫無結果的勞作,吳剛總是砍不倒這棵月亮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葉子從月亮上掉落在地面上。要是誰拾獲這片月亮樹的葉子,誰就能走好運并可以得到用不完的金銀珠寶、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還說,每逢桂花開放時節,要是人們從樹下路過,花花落到人身上了此人必會富貴,并能早生貴子,超準、特靈云云。 此說僅在民間流傳,可是在文獻記載中查不到,也沒有看見書本上真實的記錄,只是網上可見大致相近的資料。所以,后來人們又說是龍王山上的大桂花樹,是怕有人在學仙道的時候不專心,不務正業,犯了過錯,罰去砍伐桂花樹或是有其他人為的對桂花樹造成破壞。所以,為了保護也可能是由于這樣的傳說,才在其樹的底部,用水泥鋼筋圍了一個大圈給加固了。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天下的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繼續生活下去了。 說來也巧,這件事也就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了神弓神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多余的太陽。自此以后,天上只有一個太陽。 這位大英雄后羿立下蓋世神功,也就受到了天下老百姓們的尊敬和愛戴,并有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說是有個奸詐刁鉆、心術不正的人叫蓬蒙以學藝的名義也混了進去。 時間沒有多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女子為妻子,名字叫嫦娥。后羿除了傳藝狩獵以外,整天和妻子在一起,人們也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說是有一天,后羿到昆侖山去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了此藥,就能即刻升天成神為仙。 可是,后羿舍不得撇下可愛的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好好的珍藏著。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子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幾天后,后羿率眾徒們外出狩獵,就在這時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著生病了,所以就留了下來沒有外出同去狩獵。 就在羿率眾人外出走后不久,蓬蒙就手持寶劍闖入了內宅后院,找到了嫦娥并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因為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所以就在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子,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當嫦娥吞下藥后,身子立時飄離了地面、沖出了窗口,直向天上飛去??墒?,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后羿,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成了仙女。到了傍晚時分,后羿回到家里,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都說了出來。后羿既驚又怒,隨手抽出劍準備去殺那個惡徒,蓬蒙早就逃走遠方了。這下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隱隱約約的發現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自己的愛妻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了香案,放上嫦娥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柿子、核桃等等,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愛妻——嫦娥。 時至八月十五,當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了仙女的消息以后,大家都紛紛在月亮下擺設香案,擺上供品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以后,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關于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娥娥,但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傳說的有很多版本,由此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也使得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比較,據《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隙鹚焱猩碛谠拢菫轶蛤堋!辨隙鹱兂砂]蛤蟆后,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詞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美好詩句。 桂花酒 據說,毛主席詩詞句:“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是源出于如下這個典故。 相傳,很久以前吳剛在月亮里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道人間還沒有桂花樹,他就把桂花樹的種子傳到人間。 說,古時候在金州的龍王山上,住著一個賣山柿子的寡婦,還說是她為人正直、豪爽、善良,用山上柿子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人喜愛喝,所以人們也都尊敬她,并尊稱她為‘酒娘’。 說是有一年冬天,冰封雪凍。在一個冰天雪地的清晨,酒娘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枯瘦如柴、衣不遮體的中年男子,看樣子像是個乞丐。酒娘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慈心大發,也不管別人怎么說閑話議論她了,她就把男子背回家中,先是灌熱湯,隨后又強行喂了她釀的半杯桂花柿子酒。 誰知道,酒咽下去沒多長時間,那男子慢慢蘇醒過來,并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酒娘見他沒事了,也不便久留,就讓男子早點上路到他該去的地方去。不料,話音剛畢那男子說:我是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就行行好吧,再收留我幾天吧。 這時,酒娘很是為難,因為常言道:寡婦門前事非多。像這樣的男子住在家里,別人肯定會說閑話,說三道四的。可是她再一想,又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詈笏朊靼琢耍K于點頭答應了,留他暫住些時日。 可是,事情果然不出事前所料,有于酒娘的閑話很快傳開,沒多久一下子傳的到處都知道,可以說是郡城風雨,大家也就對她疏遠了,她的酒也沒人喝了,山上的柿子樹并一天天少了。就在這時,酒娘忍著不明不白的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男子。后來,人家都不說柿子釀酒的事了,她的酒也沒人喝了,這樣以來,她也實在無法維持生計,那男子也就不辭而別,走時連一聲招呼也不打,酒娘盡然不知道那男子去哪了。 但是,女人心軟是上天注定的。酒娘也就放心不下,所以到處去尋找,下山時就在山坡上遇到了一位白發老人,背著一大捆柴禾,并顯的很吃力地走著。酒娘正想去幫忙,可那老人突然跌倒了,背著的柴禾散落到了滿地都是。老人閉著雙目,嘴唇顫動,還能聽見微弱地聲音喊著:水,水…… 天哪,在這荒山野嶺,山坡上哪來的水呢?雖然西邊的龍洞有水,可必定還有一段路程。酒娘急中生智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的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緊接著一陣清風,從天上飛來了一個黃色的布袋,對直落在了她的跟前,她打開一看,黃布袋里裝滿了許多小黃紙包,另外還有一張黃紙條,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籽,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 采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 看完這些詩句以后,酒娘這時才明白,原來那個癱子男人和剛才背柴的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下子又傳開了,遠近都知道了,大家都來索要桂花籽。 從此以后,善良的人把桂籽種下,很快就長出了桂花樹,開出桂花,要是種植在院邊上,滿院香甜,無限風光??墒?,對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來說,種下的桂籽總是不生根、不會發芽,使他們感到很是難堪,從此心術不正的人也就洗心向善,重德行,做好事,種得桂花香滿院。 當桂花盛開的時候,人們都很感激酒娘,因為是她的善行,才感動了月宮里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把這桂籽才酒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清香迷人的桂花與桂花酒。 話說當年,吳剛的妻子緣婦由于內心負疚,便叫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斨,飛往月亮,陪伴他們名義上的父親,度過那漫長無盡的清冷歲月。傳說,吳剛的三個兒子叫鼓的變成了蟾蜍,叫延的變成了小兔,叫殳斨的變了叫“不詳”天癸。從此殳斨開始制作箭靶,鼓、延開始制造鐘、磬,制定作樂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廣寒宮內時常仙樂飄飄。 傳說是后世一直到了唐代,說唐明皇在漫游月宮的時候,把這些游樂曲記錄了下來,帶回到人間,請民間高手創作成了《霓裳曲》。另外,傳說是唐明皇漫游月宮的時候,吳剛還接見了他呢!只不過當時唐明皇看到吳剛的面容疲倦,而且他多年沒用的斧頭也已經生滿了黑銹,破舊的衣袖也因為沒有人幫其縫補而破爛不堪罷了。所以,吳剛也就沒有捧出桂花酒招待他。(村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