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周邊地區(qū),歷史上曾是佛教非常興盛的地帶,遺留下北魏始的摩崖造像足有上千尊。濟南近郊仲宮北道溝村有座普門寺,盡管早已頹敗,遺留下的摩崖造像和龐大的遺址遺跡,對其曾經(jīng)的規(guī)模與形制的想象令人感覺頗有幾分撲朔迷離。 普門寺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條山路通向外面。山下有寺,山上有摩崖。摩崖造像遺跡猶在,古寺卻只剩下見證了寺廟興盛衰敗歷史的兩株巨大的古銀杏樹,2株古銀杏樹都有600年樹齡。適逢深秋,枝繁葉茂的銀杏樹葉子正開始變黃,陽光灑下來,竟搖曳出一片繁密的金光。這兩棵銀杏樹,一棵周長3.75米、高30米,另一棵周長3.5米、高25米,它們一公一母,據(jù)說每年能結(jié)一千多斤銀杏果。 斷壁殘垣,默默記載著寺廟久遠的歷史----人們傳說;銀杏樹的樹根已經(jīng)扎入圣水泉源之內(nèi),所以泉水不僅清澈甘洌,而且還有驅(qū)病健身的效用。除了圣水泉外,寺內(nèi)還有官井泉和無名泉兩處,可謂流泉古寺,一派清涼世界。 圣水泉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早年間村里人得了怪病,久治不愈,陸續(xù)死人,泰山奶奶知道后,來這里給村民分藥---并且要求用圣水泉的水煎藥才能治愈此病。村民照此用泉水煎藥,服藥后果真藥到病除。據(jù)查;圣水泉的水在木魚石縫間流出,山上長滿丹參.首烏.桔梗.穿山龍等藥材十余種,常飲此水,確有防病強體之功效。濟南市民經(jīng)常三五成群開車來灌水。
沒有翔實的歷史記載,只有撲簌迷離的民間傳說,一座古寺就這樣幾乎銷聲匿跡了。當?shù)孛耖g流傳著“先有普門寺,后有靈巖寺”的說法。但這只能是無考無據(jù)的傳說,難有定論。沿古寺遺址上行,便是因寺得名的西佛寺山,半山腰可見得道高僧修煉時住過的石棚。石棚所依是一塊天然的巨巖,壁上仍保存著三尊摩崖菩薩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