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南部山區自古便為佛教圣地,山清水秀之處,廟宇眾多。有寺必有泉,泉因寺而有了靈性,便為圣水之泉。 在濟南南部山區被稱之為“圣水泉”的其實有好幾處,現如今名氣最大的是入選濟南新七十二名名錄的紅葉谷圣水泉,除此之外還有錦云川南岸觀音殿舊址的圣水泉,再就是在仲宮鎮北道溝村普門寺遺址的這處圣水泉了。 這處圣水泉亦稱圣池泉,自然也是因處佛門圣地而得名。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志》、道光《濟南府志》皆載:“圣池泉在普門寺山門外,清冽澄潔,一方攸賴。” 泉池西北有一碑,乃是隆慶四年(1570年)的《重建普門禪寺記》。碑文中說,“寺之有泉名圣水”。 今普門寺已蕩然無存,但圣水泉泉池還保持著原貌,泉池是一口石砌方池,長、寬各1.5米,池旁石壁上嵌“圣水泉”名刻。 池岸飾雕刻精致的石欄。 立石的上端是圓球或石獅。 可惜的是現如今大部分已經損毀。 泉池西邊墻壁上立“龍王之位”,是一座袖珍的龍王廟,應是企盼風調雨順之意。 泉池外面有這樣一處石槽,你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嗎?原來是為洗衣之用。 圣水泉水質清純,長流不息,也滋潤了泉邊聳立著的這兩棵古銀杏樹,它們雖經千百年的風霜雨雪,仍枝繁葉茂。 除了圣水泉外,這里還有一處官井泉。 官井外圍的石板護欄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這里還有一處無名泉,泉水澄澈清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