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沒奶讓人犯愁,“奶”太多也不見得一定是啥好兆頭。 作者:劉睿 來源: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常言道,有奶的孩子長得壯。母乳,是新生兒生長發育的必備“干糧”。然而,媽媽們產后乳房過脹、過大,不一定代表擁有豐富的乳汁,也有可能裝的是滿滿地“兩房”膿液,形成了產后常見的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常常導致母乳喂養不能順利進行,大約40%的女性都會受乳腺炎的困擾,而患過一次乳腺炎的女性,再次罹患乳腺炎的幾率會增加3倍。因此,及時治療乳腺炎,預防其發生、發展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在二胎現象如此流行的今天。下面筆者就和大家侃侃哺乳期乳腺炎那些事兒。 關于急性乳腺炎 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為乳腺管內和周圍結締組織的炎癥,多發于產后哺乳期,常在短期內形成膿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導致乳腺組織破壞并進一步發生乳房變形,影響哺乳。
發生急性乳腺炎的三大必備“硬件” 硬件一:致病菌侵入 嬰兒在吸吮時,乳頭常有不同程度的皴裂、糜爛,細菌經此入口沿淋巴管擴散到乳腺實質,形成感染病灶,還可通過乳腺導管開口上行到乳腺小葉,擴散到乳房間質。 硬件二:乳汁淤積 乳頭的內陷、畸形以及乳導管的先天性不暢常使乳汁不能充分排空,造成乳汁淤積,為細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 硬件三:免疫力下降 產后機體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為感染創造了條件,乳頭部潮濕與溫度升高,更易造成細菌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變可停留在輕度炎癥或蜂窩織炎期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擴散感染,形成膿腫。 臨床表現:早期 vs. 化膿期 臨床上根據病情發展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早期和化膿期兩個階段。 早期 主要表現有乳房脹痛、哺乳時加重、乳汁分泌不暢,食欲欠佳、胸悶煩躁影響產婦休息,有時候也會伴有局部皮膚微紅。 化膿期 是由于早期未及時干預或治療不當遷延而來。主要表現為:乳房局部變硬、腫塊增大,伴有高熱、寒戰、全身無力、大便干燥、局部淋巴結腫大,局部皮膚紅腫透亮,腫塊中央變軟,按之有波動感。如果為乳房深部膿腫,可出現全乳房脹痛不伴局部皮膚紅腫及波動感。淺表的膿腫常穿破皮膚,形成潰爛或乳汁自創口溢出。 兩大常見并發癥 膿毒血癥&菌血癥 進入化膿階段的患者常會并發膿毒血癥和菌血癥,出現嚴重的全身性表現諸如寒戰、高熱、面色潮紅,甚至譫妄。較為嚴重者形成身體其他部位轉移性膿腫。 乳腺瘺管 膿腫形成后,可向內或向外破潰,形成皮膚破口和乳腺瘺管。處理不好則會形成長期不愈的膿瘺或乳瘺,可見從瘺管間斷排出乳汁及膿液。 治療:針對性,個體化! 急性乳腺炎患者不同病程階段的發生機制及病理改變不盡相同,所以針對不同階段患者的治療要講究個體化治療,不可等量齊觀。
炎癥形成初期 早期通常僅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突然發熱,不一定形成積乳團塊,僅僅表現局部有壓痛和些許積乳體征,血象會升高。此時若能輕輕按摩患處,盡快排空乳汁,多數患者可以迅速恢復正常,也不影響正常哺乳,否則將進入炎癥快速發展期。 炎癥快速發展期 一旦早期治療不當,團塊形成,疼痛加重,出現紅腫甚至持續發熱或寒戰,血象繼續升高,病情進入發展期。應停止哺乳,對乳房炎性團塊禁止按摩。雙側乳房也不宜排空乳汁,病情發展到此階段,乳導管的堵塞已經相當嚴重,炎癥也很明顯,熱敷會加速炎癥擴散,按摩只會加劇疼痛和腫脹。排空乳汁的做法會使團塊積乳增多,腫脹加重。不排空雖然會出現乳脹,但達到一定程度后乳汁分泌量就不會再增加,還會逐漸減少,甚至緩慢退乳,炎性團塊也就不會再增大。當然如果加用了溴隱亭藥物退乳的話,治療效果會更好。與此同時,給予足量藥物靜脈抗炎治療,在治療原病灶時就不會出現新的感染灶。 炎癥化膿期 炎性團塊經保守治療,未能得到迅速好轉,將會在抗炎治療的同時,慢慢出現化膿,切開引流是最好的選擇,可使病程縮短,腫塊迅速縮小。全身和局部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淺表的小膿腫可在局麻下進行,大而深的膿腫應在靜脈麻醉下進行。在膿腫中央、波動最明顯處作切口,切口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方向,或沿乳房下皮膚皺褶處作弧形切口。進入膿腔后,用手指探查,打通所有膿腫內的間隔,保證通暢引流。所有膿腫切開后應放置引流條,每日換藥,換藥時切口如有乳汁流出,可應用溴隱亭作退乳治療,常用量是每次2.5mg,每日3次。直至傷口無乳汁流出為止。膿液應常規作培養與藥敏試驗。 預防:永遠重于治療 產褥期急性乳腺炎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產婦個人的衛生觀念和行為相關。多知道一點小常識,便能免于乳腺炎的困擾,開開心心喂寶寶。下面和大家聊聊預防產褥期急性乳腺炎的重要措施。 措施一:改善“先天不足” 乳頭凹陷或短小的媽媽們在產后將無法正常吸吮哺乳,容易導致積乳。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妊娠之前就要把凹陷或短小的乳頭恢復到正常大小。可采取經常、反復地刺激、牽拉、摩擦乳頭的辦法。要早處理且持之以恒。有些嚴重乳頭凹陷或根本就無乳頭的患者,則只有在產后立即行退奶處理。 措施二:采用正確的哺乳方法 產后要盡早開始誘導排奶,可先刺激、摩擦、牽拉乳頭,而后用拇指、食指指腹擠壓乳暈、乳頭區域。初產婦往往乳汁排泄系統不是十分暢通,要耐心地反復進行。出現乳頭疼痛時可休息后再繼續,奶水便會慢慢流出。如無機會給嬰兒哺乳時,也要每1~2h排奶1次,以保持奶水通暢。每次開始哺乳時需先牽拉、擠壓一會兒乳頭、乳暈,把乳汁誘導出來后再讓嬰兒吸吮,或用雙手自乳房周邊部向乳頭按摩,使乳管充盈,乳汁向乳頭處匯集,嬰兒能夠很容易地吸吮到乳汁。每次兩側乳房都要給予哺乳,能吸盡雙乳房乳汁最好,否則不必吸空一側再吸另一側。如雙乳對稱,則平分哺乳的時間,雙乳不對稱,則乳房小的一側要多哺乳,乳房大的一側則相反。只要按時哺乳,乳汁在流動,有些乳汁暫時存留也不會引起感染,保持適當乳脹,乳汁分泌量才會減少下來。
措施三:清潔工作不能忘 哺乳前后一定不要忘記用干凈的清水清洗乳頭。嬰兒口腔中攜帶微生物,因此需要清洗乳頭,減少細菌的侵入是防治急性乳腺炎發病的主要方法。哺乳期間穿衣寬松在很大程度上亦能減少發生局部感染的幾率。 二胎時代來臨,記得保護好你的乳頭和乳房。它好,你和寶寶才能好。 參考文獻 [1]Cramer DW, Williams K,et al.Puerperal mastitis: a reproductive event of importance affecting anti-mucin antibody levels and ovarian cancer risk.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3 Nov;24(11):1911-23. [2]張雅娟,張偉清,陳爾英.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期防治療效評估[J]. 中國婦幼保健,2014,02:201-203. [3]郭冀丹,夏樟秀.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汁管理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2,04:33-35. [4]夏紅蘭,楊留才. 產褥期乳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 安徽醫藥,2011,12:1522-1524. [5]魏玲麗,黃忠俊. 產褥期乳腺炎預防與治療[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11:819-8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