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日記 NO:678期 來自:愛奇旅 ID:i-qilv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語文書嗎? 是不是就是這樣▽ 畫風老舊,枯燥無味,既不美感也不性感,引不起半點閱讀的欲望。 很多人都吐槽我們的語文書丑爆了,甚至說它是世界上審美最糟糕的教科書。 但有些東西,我們看到了就只是看到了,而有的人,卻用行動讓它變得更好。 他叫陳慕天,24歲,是一名標準的90后,當我們都在默默忍受傳統教科書無趣的時候,他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是他聯合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設計出來的作品: 這些不是書店里漂亮的藝術雜志,而是地道的語文課本。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看到這些圖片,我只有一個問題,怎么才能回去重新讀小學?! ![]() 重新設計教科書在很多人看來多此一舉,畢竟大家童年的課本都一樣,何必標新立異,甚至博人眼球。 但對陳慕天來說,這只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 ![]() 大四那年,生性叛逆不羈的陳慕天因為參加一個國際青年創業活動,到英國和丹麥去參觀當地的企業。 這次參觀讓他深受震撼! 當他來到一個醫療企業時,發現一群人花很大時間精力開會,討論的議題是“如何把產品設計得更好看”。 這在臺灣簡直不可思議。 ![]() 他想到之前的一個北京的朋友在參加創業比賽時,請他來幫忙提供創意和設計方面的意見,自己講解時朋友一頭霧水的表情。 陳慕天突然意識到,這都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審美”這件事離小孩子太遠了。 ![]() 臺灣的5年級語文課本 無論是臺灣還是大陸,學生每天面對都是刻板,毫無設計可言的教科書,又怎能培養出對美的感受呢? 他決定給課本來一次改頭換臉。 他召集了2個志同道合的伙伴,打算發起美感教育計劃,全面改造小學教科書,讓孩子在上課時就能直接擁有美感教育的啟蒙。 ![]() 作為伙伴之一的張柏韋曾經到荷蘭交換一學期,對于美感教育感受特別深刻。 無論市區或鄉野,走到哪都跟畫一樣。而回國看到孩子們天天接觸的課本,簡直不能忍受其粗鄙可陋! ![]() 至于在瑞典待半年的林宗諺,則是看見設計與生活的結合。他說,就連路上的廣告傳單也很有設計感。 回到臺灣,他們開始思考:臺灣人的美感為何輸一截? 三個有思想有毅力的青年碰撞在一起,激起強烈的火花,他們組成“美感細胞團隊”,決定在青春的尾巴肆意拼搏一把。 ![]() 但事情并不是一帆風順,盡管他們東奔西走,為自己的計劃搖旗吶喊,但這個顛覆傳統觀念的計劃很多人都覺得匪夷所思,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根本沒人愿意投資。 ![]() 誰也不愿意冒這么大的風險去給三個異想天開的90后當賭注。 希望的曙光出現在半年后,一家設計企劃公司創辦人看重三人的堅持與毅力,給予協助。 開始一些設計師、插畫師,志愿加入這個計劃,義務幫忙設計內頁。 ![]() 一場臺灣教科書革命,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他們摒棄了舊課本的刻板與無趣,在書里面設計了很多互動游戲。 版書的封面,生字格里只畫了一個點,每個孩子都可以隨心把格子填滿,可以是“我”、“那”,甚至圖畫··· ![]() 每一本書都是獨一無二。 在介紹Google標志的課文中,還把圖標的配色融入其中。不僅不突兀,還充滿美感。 ![]() 最有趣的是一篇《動物的尾巴》,孩子們可以跟老師互動“猜猜看”,辨認插畫中的尾巴來自何種動物。 ![]() ![]() ![]() 如果看書看累了,還有一個迷宮游戲來挑戰。 ![]() 陳慕天說:好的設計,應該讓孩子擁有,充分的想象和創造空間。 半年,在小黑屋奮斗一百多個日夜后,嶄新的語文課本出爐了。“美感細胞團隊”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書來到試點學校。 ![]() “啊!這是什么?這太酷了!”第一個拿到教科書的孩子,興奮地驚呼起來。 ![]() “哇塞!這竟然是國語課本耶!”孩子們一個個翻看著書本,愛不釋手、兩眼發光。 ![]() 他們迫不及待地仔細翻著每一頁,對比著新書和舊課本的不同。 ![]() ![]() 沒有人想過,語文書還可以是這樣的。 ![]() 他們還對書本的設計講解得頭頭是道。 ![]() 原來就算是心靈還很幼稚的小孩子,也會對美有感受,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忽略。 ![]() “要以孩子的使用舒適度為出發點,而不是一味用大人的想法強灌給他們。”該團隊一名設計師說。 ![]() 這次的試驗大獲成功,也吸引了很大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找到陳慕天,為更多不同年級的孩子,設計有美感的課本。 ![]() 他的目標是:希望未來10年內,能夠影響臺灣一半以上的教科書。 目標很宏大,但看到他們堅定的目光,我們就知道在這三位年輕人身上沒有什么不可能。 ![]() 說起教科書,我們都有吐不完的槽,罵不完的話,明明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教科書的設計卻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 但其實教科書并不都是一直面目可憎。在民國時期,課本甚至一度成為大家爭相傳閱的書籍。 ![]() 沒有俗氣的配色,沒有老舊的說教,不居高臨下,不繁文縟節,有故事,有情趣,有知識,有常識。 ![]() 但如今的小學課本卻令人擔憂。 2009年,以網絡為平臺探討教育問題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提交了一份20萬字的研究報告,歷數小學語文教材的“四大缺失”:事實的缺失、經典的缺失、兒童視角的缺失、快樂的缺失。 而這些缺失的東西,都在民國老課本里。 ![]() 傅國涌先生說過一段話:“小學教科書固然不能為一個民族提供文明的高度,但是它能夠為一個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線。” ![]() 陳慕天他們已經在臺灣掀起一場教科書的革命,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教科書也能以嶄新的面貌出現。 而不是讓每個孩子無聊到在書本涂鴉,創造出一幕幕“杜甫很忙”的奇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