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無疑要解決這樣兩個主要問題:寫什么,怎么寫。在第一節課上,我們分享的是“從生活中選材”的寫作理念。“從生活中選材”,說具體一些,就是選擇生活中的事件來寫,讓讀者從具體的事件中了解一些個性鮮明的人,或是一些意義非凡的事件,或是明白一些寓意深刻的道理等等。所以說,記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寫作能力。 那天放學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傷,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都很心疼,囑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這段文字記錄的是“我”的一次摔跤的經歷。時間是在放學后,地點應該是在回家的路上,人物就是材料中的“我”,事件的起因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經過是“手受了傷,校服也磕破了”,結果是“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都很心疼,囑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所以,這段文字雖然簡短,倒也六個要素齊全。但是,一篇敘事的文章如果寫成這個樣子,任何閱卷老師都不會打出高分的。 我們再來看這段材料,跟前面一段材料進行一個比較: 放學后,我心不在焉地騎著自行車,一個急轉彎沒有拐過去,我摔倒了,手受了傷,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淚。爸爸雖心疼,但仍有幾分責備,他說:“騎車怎么能三心二意?如果當時有機動車輛,后果不堪設想,以后一定要小心。”媽媽用碘酒在我的傷口上抹了抹,說:“沒關系,小孩兒的皮膚好,兩天就能長好,你不要擔心啊。” 爺爺奶奶聞訊趕來,趕緊把我拉進臥室,仔仔細細地為我檢查傷口。看了好一會兒,才舒了口氣,對我說:“沒什么事。”我以為爺爺奶奶不會再管了,但他們卻隔三差五地問我還痛不痛,讓我盡量不去做危險的事,他們還不斷告誡我:小心保護傷口。 這段材料相對于第一段材料來說,寫的自然是更加地具體了。作者對于摔倒的具體原因做了說明:“心不在焉地騎著自行車,一個急轉彎沒有拐過去”,對自己摔倒之后的感受也進行了交待:“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對摔倒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不同表現寫得更為詳細,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等,都極好地刻畫了一家人不同的心理和反應。 一、在敘事中融入描寫 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在記事類文章中,較多運用到的是人物描寫。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包括:肖像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除了人物描寫之外,描寫還包括對環境的描寫和對場景的描寫等。 二、在敘事中融入感情 我們知道,無論是寫人,還是記事的文章,包括寫景狀物的文章,都有作者的感情融在里面。在平時的閱讀課上,老師往往會分析完整篇課文之后,提煉出文章的主旨,揭示文章所抒發的作者的某種感情。所以,我們在敘事的過程中也需要融入個人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是描繪自己的心情,這樣就極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也容易觸動閱卷老師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