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16日,為了反擊南越對我西沙群島的侵犯,維護中國領海的完整和安全,根據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指示,南海艦隊組建赴西沙作戰海上編隊指揮班子,魏鳴森任指揮員,統率我271編隊和隨后趕去的396編隊在西沙海域御敵衛疆。 1月18日,南越海軍的驅逐艦“陳慶瑜”號、“陳平重”號、“李常杰”號和后來趕到的護航艦“怒濤”號,與我271編隊的271、274獵潛艇和396編隊的396、389掃雷艦,在西沙海域對峙了一整天。 1月19日早晨6時許,我271編隊發現敵艦4艘分為左右2群,以蟹鉗形慢速向廣金、琛航合攏而來。 271編隊迎向南越“陳慶瑜”號和“陳平重”號,396編隊則對敵“李常杰”號和“怒濤”號。 此時,中國和南越雙方的艦艇數量是4:4,噸位卻是1:4。中國艦艇的主炮最大口徑只有85毫米,南越艦上則有127毫米大炮。中國海軍可以說完全處于劣勢。 可是南越海軍并沒有馬上與中國海軍直接開戰,他們也許以為以軍艦的威懾就足以奪占琛航島。軍艦行動之前,他們的橡皮艇已經載著登陸部隊出發了。這些橡皮艇到了琛航島旁邊,才被一直緊盯著南越海軍艦艇的我271編隊發現。但由于我艦艇和島上民兵無法聯絡,海指得不到島上的具體情況,只能通過望遠鏡目測觀察。 接下來的幾十分鐘里,中國駐島民兵不辱使命,他們將登島的南越軍人,用刺刀生生逼了回去。而另一支在廣金登島的南越部隊開了槍,試圖武力奪島,我駐島民兵開火反擊,擊斃數人,擊退了侵島之敵。 由于距離太遠,島上的這些情況,中國和南越的海軍指揮官都沒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不然的話,在第一槍已經由南越打響的情況下,西沙海戰的開始時間可能要提前幾個小時。 登島失敗后,南越海軍想憑著自己艦高甲厚在海上討回便宜。10時23分,與396編隊對壘的“李常杰”號上忽然火光一閃,南越海軍率先開炮了! 南越軍艦的攻擊替中國艦艇編隊下達了“開火”的命令,戰士們本能地開始反擊。海面上掠過炸雷一樣的炮擊聲、爆炸聲。 炮聲一響,中國艦艇就一邊開炮一邊全速沖鋒。拉出了“海上拼刺刀”的架勢。我方艇小炮小,只有接敵近戰,才能揚長避短。海上近戰,雙方比拼的就不再只是裝備的強弱了,更是意志和勇氣。 開戰時,271編隊距敵2000余米,剛開始沖鋒,274艇駕駛臺就被敵炮擊中,政委馮松柏、副艇長周錫通中彈犧牲,多人負傷。隨后,274艇煙幕筒又被擊中,但毫不減速,緊隨271艇,冒著敵強大火力,拖著煙幕猛插敵陣,從2000米一直打到幾十米。 對著身量數倍于己的南越軍艦,中國艦艇的火炮很難對其厚重裝甲正面殺傷,但我方瞄準的是敵艦的耳(通信天線)、眼(雷達)、嘴(指揮所)3處。抵近后,中國艦艇的速射火力得到充分發揮,85毫米火炮對著這些位置一通猛砸,37毫米機關炮打得像機關槍,不斷掃射敵艦艙面,讓敵人無法冒頭。而南越軍艦上的127毫米主炮這時卻進入了射擊死角,只能以副炮與我方對射,火力上的優勢喪失了。 這場海戰中對我方艦艇威脅最大的,是“陳慶瑜”號上的雙76毫米艦炮。這種艦炮是非常先進的全自動艦炮,射速可達50發/分,幾乎是我方85毫米主炮的三倍。然而,雙方一線指揮員在這場海戰中的一個相同的“誤判”,卻打出了海戰史上的奇觀。當時南越海上最高指揮官何文鍔,想當然地認為,處在編隊后方的中國海軍274艇是指揮艦,“陳平重”號和“陳慶瑜”號都瞄著274艇猛打。殊不知,中國的前線指揮魏鳴森此時在271艇上,沖鋒在前。而魏鳴森也把最先出現在戰場的“陳慶瑜”號當成敵人旗艦,一心要把敵人的指揮中樞先打垮。接敵近戰后,“陳慶瑜”號上的76毫米艦炮很快被打啞了。不想,此刻何文鍔正在“陳平重”號上指揮。 戰場另一端,389艦開戰不久就中彈起火,仍拖著烈焰跟隨396艦沖鋒。396艦前甲板為雙37炮和1門25炮,雖然揮彈如雨,頗具聲勢,但威力偏弱,無法重傷敵艦。389艦上的85毫米主炮開始發威。 對面是南越“李常杰”號和“怒濤”號。艦艇近身肉搏后,雙方的戰斗精神立馬見出高下。“李常杰”號很快被我389艦命中數發炮彈,以它的“身板”,其實受傷并不算重,可它馬上掉頭就跑,退出戰場。 南越“怒濤”號在我389艦和396艦的合擊之下,指揮室被打飛,艦長當場身亡,駕駛系統完全被打壞。失去控制的“怒濤”號像沒頭蒼蠅一樣在海上亂撞,已經受到重創的389艦此時也已操縱不靈,結果撞在了一起。 這時,海戰史上的一幕奇觀出現了。當時兩艘艦離得實在太近,主炮的角度都無法瞄準了。我389艦上的海軍戰士們,竟然從艦艙里拿出了沖鋒槍、手榴彈、火箭筒,對著“怒濤”號就“招呼”開了。這恐怕是世界任何一場海戰中都沒使用過的武器,軍艦上原本也不會裝備,389艦上的這些輕武器其實是運輸品,準備輸送給守島民兵的。結果還沒來得及卸船,先被情急之下的海軍戰士拿來用了。西沙海戰之后,南越在國際上聲稱中國使用了“導彈”,其實那不過是陸軍用的火箭筒。 戰斗進行到11時,南越“陳平重”號和“陳慶瑜”號均被擊傷,退出了戰場,只剩失去控制的“怒濤”號在原地掙扎。而這時的271編隊和396編隊,其實也已經是強弩之末。389艦漏水嚴重,尾部下沉,不得不在琛航島主動搶灘擱淺。271艦主炮故障,274艦炮彈打光,火力最弱的396艦,彈藥也已經消耗了大半。 仗打到這個地步,勝負其實還未明了。以我方艦艇狀況和彈藥消耗,若敵殘艦堅決返回攻擊,鹿死誰手就很難說了。誰能往戰場加上最后一塊砝碼,勝利的天平必然會向誰傾斜。 11時32分,我軍的砝碼來了!281編隊兩艘獵潛艇進入戰場。當時,已經失去控制的“怒濤”號雖然看上去已經成了甕中之鱉,但271編隊已經沒有能將其徹底擊沉的武器了。281編隊來了,南越的“怒濤”號在劫難逃。 而離此并不算遠的南越殘艦,也因為我281編隊的到來而徹底失去了繼續戰斗的信心。驚懼之下,何文鍔丟下了“怒濤”號,下令撤兵。 這場耗時50余分鐘的海戰,以中國海軍的完勝告終。
|
|
來自: 洞庭散人資料庫 > 《歷史人物/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