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前關于易經的一個講稿。我自己感覺到可以幫助初學者理解這“有字天書”,所以發出來。也敬請方家指正。本文只討論卦象卦辭彖辭大象,不討論爻辭。 —————— 因為乾卦是第一卦,我們難免多說幾句。 首先看這個卦,我們知道他可以看做是上下兩個三畫卦。上卦是乾下卦也是乾。乾卦的象是什么?是天,意象是什么?是健。那么我們自己也想到這個卦描述的是天的健象。只是我們文采不好,寫不了那么美的句子。說“天行健”,這個“行”字寫的實在是太好了。我們不研究文采,所以好在哪里就不說了。 卦辭:乾:元亨利貞 什么意思?有一個叫做靳極蒼的前輩仔細研究過,認為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大(元)為亨通(亨),利于貞問占卜“之事”(利貞)。這是從字面上上解釋這四個字,我本人也很認同。這個卦辭可能就是一個占卜之語。 但是,假如只停留在這個地步那么易絕對成不了經典。先賢通過周易簡單的字進行演繹、發揮,使之蘊含深刻的哲理,這才成為經典。那么我們看看他們是怎么發揮的吧。 (注:高亨認為,《周易》存在兩套語言,一是《易經》的占筮語言,二是《易傳》的哲學語言。我們的學習著重于“義理”主要是學習它的哲學語言。)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簡單的說元是始,亨是通,利是義和,貞是正。那么元亨利貞就是元始亨通,和諧正固的意思。 先賢賦予每個字有新的含義,這樣簡單的卦辭成為內涵豐富、極有哲理的語言。我們所學的,是其中之理,進而明白吉兇的原因。這也是學習的本應該的途徑。 看這個卦的彖辭: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大哉乾元,是個歌頌的話語,類似于多么偉大的乾卦的元呀!有多偉大?萬物都賴天得以有始(萬物資始,乃統天),可見是很偉大的。天上風云雨雪,各種天象,地上萬物流通,就是嘉之會,美好的事物聚集一塊,這一句就是釋亨的。上卦乾明,下卦乾明,所以說大明終始,六個爻象六條龍一樣駕馭著大自然。(釋利)天道的變化,就是要各正性命(性為先天之質,命為后天秉受),保和元氣,正固安靜。釋貞。 從另一個方面講,我們說春天發芽,夏天繁茂,秋天收成,冬天休藏。不也是元始,亨通,義和,貞正嗎?所以說天道運行,從道理上說是一致的。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個象辭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句子,應該說是家喻戶曉。他是一句啟示性的話語,意思是說乾卦上乾下乾,就像天體運行不息,我們看到這個情況,應該進德修業,不斷超越自我。 好了,至此,我們應該通了乾卦的大意。就是說天體運行不息。怎么運行不息?有元始、亨通、義和、正固四德。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們也應該師法天之健,不斷超越自我。 我們再回過頭想想,我們說元亨利貞,是元始亨通和諧正固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符合這個情況的: 比如說剛才說的四季交替:春天播種(元始),夏天繁茂(亨通),秋天成熟(義和)冬天收藏(貞正) 比如說吃飯:食物放在眼前(元始),不停的吃(亨通),吃飽了(義和),消化吸收(正固) 比如說我們學習易經:學習新的一卦(元始),不停的學(亨通),這一卦學完了(義和),理解和運用(正固) 等等等。類似的事情都有上進或進步的哲學內涵,因而起名為乾,每個階段總結成了元、亨、利、貞4個字。 古人演繹元亨利貞,比較著名的是文言上善之長,嘉之會、義之和,事之干;還有演繹為春夏秋冬。還有演繹成其他的,凡此種種。通過本次課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演繹成不同的“象”,不過是燈光(四季說)和太陽光(文言說)的區別,對他們所發的光(元亨利貞的哲理)的本質來說,都是光,并無二致。這樣我們以后再遇見類似情況,取其易解者。 這就是乾卦的大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