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弟子 玄覺來參,繞祖三匝,卓然而立。 師曰:“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 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 祖嘆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矣。 馬祖弟子 石霜大善——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春日雞鳴。”僧云:“學人不會。”師云:“中秋犬吠。” 黑眼和尚——僧問:“如何是不出世師?”師云:“善財拄杖子。”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十年賣炭漢,不知秤畔星。” 洛京黑澗——僧問:“如何是密室?”師云:“截耳臥街。”僧云:“如何是密室中人?”師乃換手捶胸。 福溪如何——僧問:“緣散歸空,空歸何所?”師云:“某甲。”僧云喏。師云:“空在何處?”僧云:“卻請師道。”師云:“波斯吃胡椒。” 興善惟寬——問:“狗子還有佛性否?”師曰:“有。”曰:“和尚還有否?”師曰:“我無。”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尚因何獨無?”師曰:“我非一切眾生。” 興善惟寬——僧問:“道在何處?”師曰:“只在目前。”曰:“我何不見?”師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見。”曰:“我有我故即不見,和尚還見否?”師曰:“有汝有我,展轉不見。”曰:“無我無汝還見否?”師曰:“無汝無我,阿誰求見?” 鹽官齊安——師一日謂眾曰:“虛空為鼓,須彌為椎,什么人打得?”眾無對。(有人舉似南泉,南泉云:“王老師不打這破鼓。”) 鹽官齊安——師喚侍者云:“將犀牛扇子來。”侍者云:“破也。”師云:“扇子破還我犀牛來。”侍者無對。(投子代云:“不辭將出,恐頭角不全。”資福代作圓相,心中書牛字。) 五泄靈默——僧問:“何物大于天地?”師云:“無人識得伊。”僧云:“還可雕琢也無?”師云:“汝試下手看。” 東寺如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云:“有。”崔云:“為什么向佛頭上放糞?”師云:“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 三角總印——僧問:“如何是三寶?”師曰:“禾、麥、豆。”曰:“學人不會。”師曰:“大眾欣然奉持。” 鄧隱峰——師后到溈山,便入堂于上板頭解放衣缽。溈聞師叔到,先具威儀,下堂內相看。師見來,便作臥勢。溈便歸方丈,師乃發去。少間,溈山問侍者:“師叔在否?”曰:“已去。”溈曰:“去時有甚么語?”曰:“無語。”溈曰:“莫道無語,其聲如雷。” 鄧隱峰——師到南泉,睹眾僧參次,泉指凈瓶曰:“銅瓶是境,瓶中有水,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將水來。”師拈起凈瓶,向泉面前瀉,泉便休。 南泉普愿——師因入菜園見一僧,師乃將瓦子打之。其僧回顧,師乃翹足。僧無語,師便歸方丈。僧隨后入問訊云:“和尚適來擲瓦子打某甲,豈不是警覺某甲?”師云:“翹足又作么生?”僧無對。 洞山良價——南泉垂問眾僧:“來日設馬師齋,未審馬師還來否?”眾皆無對。師乃出曰:“待有伴即來。” 鵝湖大義——鵝湖大義禪師,衢州須江徐氏子。唐憲宗嘗詔入內,于麟德殿論義。有法師問:“如何是四諦?”師曰:“圣上一帝,三帝何在?”又問:“欲界無禪,禪居色界,此土憑何而立?”禪師曰:“法師只知欲界無禪,不知禪界無欲。”曰:“如何是禪?”師以手點空。法師無對。帝曰:“法師講無窮經論,只這一點,尚不柰何。”師卻問諸碩德曰:“行住坐臥,畢竟以何為道?”有對:“知者是道。”師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安得知者是乎?”有對:“無分別者是。”師曰:“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安得無分別是乎?”有對:“四禪八定是。”師曰:“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安在四禪八定邪?”眾皆杜口。 馬祖再傳 上林戒靈——初參溈山,山曰:“大德作什么來?”師曰:“介胄全具(全幅武裝)。”山曰:“盡卸了來,與大德相見。”師曰:“卸了也。”山咄曰:“賊尚未打,卸作甚么?”師無對。 通禪師——因禮佛次,有禪者問:“座主禮底是甚么?”師曰:“是佛。”禪者乃指像曰:“這個是何物?”師無對。 九峰慈慧——初在溈山,遇師上堂云:“汝等諸人只得大體,不得大用。”師抽身而去,溈山召之更不回顧。溈山云:“此子堪為法器。” 溈山靈佑——師(溈山)問仰山:“《涅盤經》四十卷,多少是佛說,多少是魔說?”仰曰:“總是魔說。”師曰:“已后無人奈子何。” 長沙景岑——問:“如何是諸佛師?”師曰:“不可拗直作曲。”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云:“一里二里。”僧云:“請師道。”師云:“三里四里。” 僧問:“向上一路,請師道。”師云:“一口針,三尺線。”僧云:“如何領會?”師云:“益州布,揚州絹。” 問:“如何是學人心?”師曰:“盡十方世界是爾心。”云:“恁么則學人無著身處也。”師曰:“是爾著身處。”云:“如何是著身處?”師曰:“大海水深又深。”云:“學人不會。”師曰:“魚龍出入任升沉。” 問:“有人問和尚即隨因緣答,總無人問和尚如何?”師曰:“困即睡,健即起。”云:“教學人向什么處會。”師曰:“夏天赤骨身,冬寒須得被。” 馬祖三傳 仰山慧寂——師問僧:“名什么?”曰:“靈通。”師曰:“便請入燈籠。”曰:“早是入了也。” 仰山慧寂——僧問:“古人見色便見心,禪床是色,請和尚離色指學人心。”師曰:“哪個是禪床,指出來。”僧無語。 大隨法真——有行者領眾到。師問:“參得底人喚東作什么?”對曰:“不可喚作東。”師咄曰:“臭驢漢!不喚作東,喚作什么?”行者無語,眾遂散。 靈樹如敏——人問:“和尚年多少?”師云:“今日生,來日死。”又問:“和尚生緣什么處?”師云:“日出東,月落西。” 壽山師解——閩師問曰:“壽山年多少?”師云:“與虛空齊年。”曰:“虛空年多少?”師云:“與壽山齊年。” 木陳從朗——因金剛倒,僧問:“既是金剛不壞身,為什么卻倒地?”師敲禪床曰:“行住坐臥。” 石梯和尚——因侍者請浴,師曰:“既不洗塵,亦不洗體。汝作么生?者曰:“和尚先去,某甲將皂角來。”師呵呵大笑。——一日見侍者拓缽赴堂,乃喚侍者,者應諾。師曰:“什處去?”者曰:“上堂齋去。”師曰:“我豈不知汝上堂齋去?”者曰:“除此外別道個甚么?”師曰:“我只問汝本分事。”者曰:“和尚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齋去。”師曰:“汝不謬為吾侍者。” 甘贄行者——有住庵僧緣化什物,甘曰:“有一問,若道得即施。”乃書“心”字,問:“是甚么字?”曰:“心字。”又問妻:“甚么字?”妻曰:“心字。”甘曰:“某甲山妻合住庵。”其僧無語,甘亦無施。 尋常見僧來,每云:“去!汝無佛性。”僧無對。或有對者,莫契其旨。一日仰山到參,師云:“去!汝無佛性。”寂叉手近前應諾。(古提和尚) 仰山慧寂——師為沙彌時,有僧問石霜:“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石霜云:“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僧云:“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石霜喚沙彌:“拽出這死尸著。”師后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云:“咄!癡漢!誰在井中。”師住問溈山,溈山召慧寂,師應諾,溈山云:“出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