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植物園有很多曼陀羅,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專家公寓旁的曼陀羅。植株高大呈小喬木,一年四季枝繁葉茂,花開不斷,但很少見到果實。曼陀羅的花很漂亮,金黃色,如一朵朵大喇叭似地垂向地面,很有些舊時姑娘的嬌艷和羞澀。 提到曼陀羅,人們總會說出很多地方俗名,如楓茄花、醉心花、鬧羊花、喇叭花、狗核桃等。人們也總會被白色、紫色、粉色、金黃色、綠色的曼陀羅花所迷惑,也會被蒴果的開裂和不裂、光滑或有刺所茫然。同時,人們還會為學(xué)名是曼陀羅,還是洋金花爭論不休,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 曼陀羅,茄科Solanaceae曼陀羅屬Datura植物的一種泛稱。全世界約16種,廣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少數(shù)分布于溫帶地區(qū)。我國有4種,南北皆有分布,野生或栽培。 分布于中國的4種曼陀羅,根據(jù)習(xí)性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小喬木的木本曼陀羅Datura aborea,喇叭狀花冠和光滑的漿果向下垂懸是其獨特的分類學(xué)特征。專家公寓旁開黃花的曼陀羅,就是木本曼陀羅(圖1)。另一類有3個種,為草本或半灌木。3個種中,根據(jù)花冠形狀可將其相區(qū)別。花冠呈圓筒狀的是曼陀羅D. stramonium,在花色、果實形態(tài)方面有一些自然變異,如紫花或白花,蒴果有刺或無刺等(圖2,3)。花冠呈喇叭狀的為毛曼陀羅D.noxia和洋金花D.metel,前者整個植株、果實都被毛,蒴果附垂,后者無毛被,蒴果斜升。通常,白色、紫色、黃色以及重瓣曼陀羅都是洋金花的自然變異類型和品種。 除了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價值外,曼陀羅更多地與“劇毒、致幻、麻醉”等詞語為伍。曼陀羅含有豐富的莨菪堿、東莨菪堿和少量的阿托品等成分,自古至今都是聞名的藥用植物。古時的“蒙汗藥”就是利用東莨菪堿能松弛肌肉,抑制汗腺分泌的功效,成為刀光劍影中的“制勝之寶”。華佗發(fā)明的“麻沸散”主要成分也是曼陀羅。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以曼陀羅為主的麻醉劑重放異彩,引起中外醫(yī)學(xué)界的重視。同時,“是毒三分藥”的曼陀羅還是一種重要的民間草藥,可止咳平喘、祛風(fēng)、止痛等。 雖為劇毒,曼陀羅在佛教里卻有著優(yōu)美的傳說。曼陀羅一詞源自印度梵語mandala,意譯為壇場,以集聚一切圣賢、功德為主。在佛教中,曼陀羅花是適意的意思,見到它的人都會感到愉悅。它包含著洞察幽明、超然覺悟、幻化無窮的精神,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就可以成為曼陀羅仙。傳說釋迦牟尼成佛時,大地震動,諸神齊贊,天鼓齊鳴,天雨曼陀羅花、曼殊沙花、七寶蓮花等不分晝夜從天而落,滿地繽紛。如今,曼陀羅花因不同的花色而具有不同的花語,如金色曼陀羅:天生的幸運兒,有著不止息的幸福。愿金色的曼陀羅遍地盛開! 圖1 D.aborea 木本曼陀羅 圖2 D.strmonium 曼陀羅 圖3 D.strmonium 曼陀羅的果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