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的發病明顯趨向低齡化,尤其是從事文字工作的年輕人,由于坐多動少,長期伏案,導致頸肩肌過度疲勞,使得年輕的頸椎病患者逐漸增多。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得了什么類型的頸椎病嗎? 頸椎病的分型主要為以下: 1、頸型頸椎病 癥狀:頸后部疼痛不適,放射到枕頂部或肩部,頭頸活動因疼痛而部分受限,一側嚴重者頭偏向一側,患者常用手托住下頜以緩解疼痛。 2、神經根型頸椎病 癥狀:頸部、枕部以及肩部疼痛,并按神經根分布向下放射到前臂和手指。輕者為持續性酸痛、脹痛,重者可如刀割樣、針刺樣疼痛,同時有感覺過敏、感覺減弱和感覺障礙。 3、脊髓型頸椎病 癥狀:因為不像神經根型頸椎病那么痛苦,故早期很少就診,患者常訴手足無力,下肢發緊,步態不穩,不能快步,手握力差,持物易墜落,有時感四肢麻木,腳落地似踩棉感,有的胸或腰部有束帶感或負重感。重癥者可出現行走困難,二便失禁后尿潴留,甚至四肢癱瘓臥床不起。 4、椎動脈型頸椎病 癥狀:主要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常見頭痛、頭暈、復視、視物不清、瞳孔縮小等。若伴有神經根壓迫則癥狀更復雜。頭部旋轉引起眩暈甚至猝倒是本病的特點。 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癥狀:有交感神經興奮或抑制的癥狀,如眼瞼無力、視物模糊、瞳孔擴大、頭痛、頭暈,枕頸部痛,四肢冰涼,局部溫度下降,肢體遇冷出現針刺感,繼而紅腫疼痛,也可有血管擴張現象,出現手指發紅、發熱、疼痛、感覺過敏等。 6、混合型頸椎病 癥狀:兩種以上壓迫因素同時存在。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臨床常用手法檢查頸椎病的方法。 1、臂叢牽拉試驗:此試驗之機制是使神經根受到牽拉,觀察是否發生患側上肢反射性痛。檢查時,頸部部向前伸,檢查者一手放于頭部病側,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牽拉,如感覺患肢有疼痛、麻木則為陽性。提示頸椎病存在。 2、椎間孔擠壓試驗:取坐位,頭部微向病側側彎,檢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頂部向下施加壓力,出現頸肩臂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為陽性。原因在于側彎使椎間孔變小,擠壓頭部使椎間孔更窄,椎間盤突出暫時加大,故神經根擠壓癥狀更加明顯。 3、椎間孔分離試驗:端坐在椅子上,檢查者站立于患者身后或身側,雙手分別托住被檢查者枕頜,向上牽拉頸椎,出現麻痛減輕者為陽性。 4、前屈旋頸試驗:頭部前屈,同時左右旋頸,如頸椎處出現疼痛為陽性。提示頸椎小關節可能有退行性改變。 5、頭部叩擊試驗:坐位,檢查者以一手平置于患者頭部,掌心接觸頭項,另一手握拳叩擊放置于頭頂部的手背。若被檢查者感到頸部不適、疼痛或上肢(一側或兩側)痛、酸麻,.則該試驗為陽性。 6、霍夫曼癥試驗:檢查者用左手輕握被檢者腕部,,以拇指迅速向下彈刮被檢者中指指甲,正常時無反應,如拇指內收,其余手指也呈屈曲動作即為陽性反應。提示椎間盤壓迫頸部脊髓,造成神經損傷。 一種疾病的治療,需要我們在正確認識它的前提下,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位備受頸椎病折磨的朋友們,趕緊給自己檢查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