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作者 Amy Reichelt,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講師 編譯 七君 全世界的肥胖率都在劇增,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祖國的花朵們。小孩子是高熱量、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的最大消費群體。
BMI = 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青春期時,孩子的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攝入這些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對肥胖的作用會被部分抵消。然而,在現代社會,孩子們比較容易買到垃圾食品,同時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也會讓青春期對肥胖的抵消作用銳減。 富含糖分和飽和脂肪的精致食物不僅僅會讓孩子體重飆升,還會造成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更可怕的是,垃圾食品還會對孩子的腦功能造成不良影響。
已經有學者指出,過量攝入垃圾食品會損害學習和記憶相關的腦區。大腦的海馬體是負責進行記憶的關鍵腦區,在過量的垃圾食品攝入后,海馬體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學習能力下降。
圖片來源:theconversation 青少年時期是孩子學習知識、探索世界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階段的腦功能受影響,后果不堪設想。另外,青少年時期也是孩子形成對食物偏好的時期,如果此時不斷攝入垃圾食品,成年后更有可能無法擺脫這種生活習慣。 最近用嚙齒動物進行的實驗發現,青春期的大腦容易受到飲食的影響而發生認知功能失常。在攝入了高脂肪食物后,青春期的小鼠的記憶力會產生很多問題。 含糖飲料也沒比高脂肪飲食好到哪里去。和那些喝了低糖飲料的青春期的小鼠相比,喝了含糖飲料的青春期小鼠就不太記得逃生門的方位了。 原來,常喝含糖飲料的青春期小鼠的海馬體的炎癥程度更高,這使得它們的記憶和學習功能受損。要知道,大腦的炎癥還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癡呆。 除了飲食對大腦有影響以外,肥胖對大腦也有不小的損傷。肥胖的青少年在數學、拼寫方面的成績更差,思維的靈活性也不如體重正常的孩子。腦部掃描發現,肥胖的青少年的海馬體更小,這就說明過多的體脂會影響大腦的學習區域。
青少年的大腦正在經歷巨大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在青春期,由于腦區之間的聯系增多,神經元的可塑性增強。腦成像研究發現,前額葉皮層在20歲左右才會完全發育成熟。前額葉皮層的主要負責的是執行功能,也就是說,它會對人的行為和注意力進行調節,并幫助人進行決策判斷。 前額葉皮層能夠幫助人們抵抗短期有益,但從長遠看有害的行為,比如進食垃圾食品。在青少年時期,前額葉皮層發育未完整,想要抵制這些有誘惑但卻有害的行為,本身就已屬不易。如果在青少年期前額葉皮層失調,那么孩子就會從事許多有風險的行為,包括暴飲暴食、飆車、嗑藥和大量飲酒。 青少年的大腦喜歡追求短期的刺激和獎勵,比如吃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當被愉悅的事件刺激時,大腦會分泌出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這為追求刺激制造了動機。青少年時期的大腦對刺激非常敏感,如果接受了過多刺激(如吃了太多垃圾食品),大腦可能會被永久地改變。由于青少年時期不太容易承受住短期獎勵的誘惑,難怪青少年們喜歡吃垃圾食品這種可以給他們帶來短期饜足的食物。此時即使他們心里清楚垃圾食品的危害,恐怕也收效甚微。
在青少年時期過量進食含糖食物,在成年時可能會無法再感到獎勵帶來的愉悅。換句話說,攝入過多含糖食物會剝奪孩子未來的快樂。一些研究發現,雄性大鼠在青春期飲用了過多糖水后,在成年后獎勵的激勵作用就會下降。 總之,青少年時期進食過多的垃圾食品,可能會使成人后患上一定程度的情緒障礙,如抑郁癥。我們在青少年時期吃下的東西,會影響成年后腦部的功能,使我們對食物以及獎勵的偏好發生長期的改變。 不過癮,請戳 “把科學帶回家”由世界科普圣經《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主辦,致力于為孩子帶來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系 kids@huanqiukexue.com 圖片來源:gulf news, WHO, X world, thenewsstribe, everyday health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