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覺得眼睛模糊,一看電腦或者手機就開始雙目疲勞澀痛,甚至頭暈,即使平時隨身攜帶眼藥水,但是效果不大。 我們都知道,身體如果出現了失眠,健忘,疲勞等狀況,是亞健康狀態。同理,出現眼睛模糊、疲勞等就屬于眼部亞健康。 中醫認為眼睛周圍的穴位多而集中,而且眼瞼、角膜、結膜等直接暴露于外,在眼周穴位進行藥物貼敷療法,藥物可以穿透或走竄至眼部病變組織,從而緩解眼部疲勞、干澀、疼痛等亞健康狀況。 對于面對電腦、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時間太長導致的眼部疲勞,可用枸杞,菊花等養肝明目,清熱涼血的芳香中藥材貼敷眼眼周穴位。 熱敷法:枸菊明目緩疲方 【材料準備】枸杞、菊花、生地黃各10克,木賊3克,女貞子、旱蓮草各5克。 【制作過程】上藥裝入干凈的棉布袋中,隔水蒸10分鐘。 【選取部位】眼眶周圍。 【實施操作】待藥袋溫度降至雙眼可受程度,平躺,閉眼,將藥袋熱敷于雙眼上。 【用法提示】每次熱敷二十分鐘,早晚各一次,建議用眼過度的電腦工作者長期使用。 其他對癥貼穴方 除了眼睛模糊酸痛外,眼睛發炎,畏光、視力下降、迎風落淚、眼臉充血,也是眼部亞健康的重要表征,下面繼續給大家介紹幾個對癥的眼貼方。 眼部發癢:鹽水洗眼法 【材料準備】食鹽適量,熱水多半碗。 【制作過程】將適量食鹽兌于熱水碗中,徹底融化,備用。 【選取部位】眼部。 【實施操作】每日早中晚洗手、洗臉后,用兌好的熱鹽水洗揉眼睛。 【用法提示】每日3次,每次2-3分鐘,4-5天后眼癢癥狀基本消失。 眼睛紅腫:濕敷瀉火消腫貼 【材料準備】黃連15克,黃芩20克,黃柏30克,大黃,黃丹各60克,薄荷120克。 【制作過程】上藥共研成細末,用蔥汁、濃茶水調和成糊狀備用。 【選取部位】太陽穴,眼眶。 【實施操作】趁濕貼敷于雙側太陽穴及眼眶。如干,用濃茶水潤濕。 【用法提示】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 視力下降:復方還睛膏 【材料準備】石決明、當歸尾、香附子各15克,冰片5克、蜂蜜(最好是白蜂蜜)適量。 【制作過程】上藥(冰片、蜂蜜除外)共研成細末,入冰片同研和均勻,用白蜂蜜,調和成軟膏狀,備用。 【選取穴位】內關、肝俞。 【實施操作】用時取藥膏適量,貼敷雙側內關及肝俞穴,蓋以紗布,膠布固定。 【用法提示】每2-3天換藥一次。 假性近視:養血明目膏 【材料準備】麝香膏藥數貼。 【制作過程】將麝香膏藥剪成二厘米×二厘米的小方塊,備用。 【選取穴位】精明、瞳子髎,陽白、承泣。 【實施操作】將小方塊的麝香膏藥分別貼附于精明、瞳子髎,陽白、承泣。等穴位。 【用法提示】隔日換藥1次,,10次為1療程。 取穴方法 太陽穴:位于頭部側面。太陽穴很容易找,在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后一橫指的凹陷處便是太陽穴。 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取穴時,仰掌,從和腕橫紋的中央向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即是內關穴。 肝俞穴:該穴位見上文圖片。采用正坐或俯臥的取穴姿勢,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肩胛下角平行至脊柱,為第七胸椎的棘突,往下數兩個就是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開1.5寸)。 睛明穴:位于眼部內側,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眥旁,眼眶外側緣外。 陽白穴:位于面部,瞳孔垂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2厘米處。 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垂直下方,眼球和下眼眶邊緣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