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兵家四圣的具體人選,學術界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說法。目前為止,常見的說法共有七種。即:
綜合這七種說法,本人認為兵家四圣應該指的是孫武、吳起、白起和韓信。為什么是這四位呢?這是因為這四位的軍事才能最為突出,對中國軍事理論的貢獻最大。以下是對這四位人物的詳細介紹: 一.兵圣孫武 孫武,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或孫子(孫武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曾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后來,他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孫武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圣典”,置于《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范之書。可以說,孫武創作了《孫子兵法》,而《孫子兵法》造就了孫武的兵圣地位。 二.亞圣吳起 吳起,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唐肅宗時將吳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吳起具有當時先進的軍事思想,其軍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吳子兵法》。在《吳子兵法》中,吳起主張把政治和軍事結合起來,對內修明文德,對外做好戰備,兩者必須并重,不可偏廢。在政治、軍事并重的前提下,吳起更重視政治教化,用道、義、禮、仁治理軍隊和民眾。吳起還從戰爭起因上將戰爭分為義兵、強兵、剛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質,主張對戰爭要采取慎重的態度,反對窮兵黷武。亞圣吳起,以其杰出的軍事思想,無愧亞圣之稱。 三.人屠白起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著名的將領、軍事家。他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由于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掉四十萬趙軍降虜,故被稱為“人屠”。毫無疑問,白起以他豐富的戰爭實踐和杰出的軍事思想譜寫了軍事史上的傳奇。他列兵家四圣之一,實在實至名歸。 四.兵仙韓信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他的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后,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韓信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于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杰作。一代帥才韓信,無愧兵仙之稱。 兵家四圣,以其杰出的軍事才能、先進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實踐造就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輝煌。他們的軍事成就,在當時的時代無人能及;他們的軍事理論,至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以兵家四圣為代表的中國古代軍事家,將永遠是中國古代軍事上的奇葩,更是中國軍事史上永恒的瑰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