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雷爾曼用完美的方式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正確性,這位怪才數學家卻先后放棄了菲爾茨獎和千禧數學獎。 ■天吾 “菲爾茨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一至高無上的榮譽原本是沒有人會拒絕的,直到2006年俄羅斯傳奇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打破這一慣例。 這不是他第一次震驚學界,也不是最后一次——2010年,世界上一批頂尖數學家齊聚法國,本來是要授予佩雷爾曼千禧數學獎的,但這個怪才再次選擇了放棄,一同被放棄的還有一百萬美元的獎金。 他之所以受國際數學界如此“待見”,是由于他的才華確實驚世駭俗。他用完美的方式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正確性——這是很多數學大家都可望不可即的夢想。 1966年,佩雷爾曼出生于前蘇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母親是一位數學教師。他很早就展現出了數學天分,并且一直是個孤獨的學霸。在高中階段的專業數學學校里,佩雷爾曼總是沉默地坐在后排,只有當發現某個人的解法或解釋需要更正時才說話,而且總是一錘定音。 中學學業完成前,佩雷爾曼已經在全蘇聯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贏得了一塊金牌和一塊銀牌。后來他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以滿分成績拿到了金牌。 1993年,27歲的佩雷爾曼證明了“靈魂猜想”,這讓他一躍成為數學界的新星。此前數年已經有一些數學家寫了長篇大論來分析這個著名猜想,但僅僅只能作出部分證明。而佩雷爾曼則做了一個讓人吃驚的完整證明——而且,只用了四頁紙。 隨后,他似乎從同行的視野中消失了。 直到2002年,他在網上張貼了自己證明“龐加萊猜想”的第一篇論文。隨后是2003年的第二篇和第三篇。在美國數學家邁克爾·安德森看來,論文中的想法是全新的和原創的,并且是典型的佩雷爾曼風格。 佩雷爾曼的整個證明過程行云流水,而他的同行們則用了一兩年時間才逐漸理解這三篇文章。 輿論的轟動可想而知。不過這位奇才本人似乎并不希望同行之外的人關注這件事和他本人,也非常排斥媒體采訪。 在生活中,他也是個在常人看來的怪人。據鄰居們說,佩雷爾曼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除了會定時光顧離家不遠的一個副食商店外,他基本不離開自己的家。 據這家商店的店員介紹,多年來佩雷爾曼買的東西基本沒有改變過:黑面包、通心粉和酸奶。水果部那邊他幾乎都不過去,進口蘋果和橙子他似乎買不起。他也不買酒水和其他多余的東西??傊爸毁I那些很便宜又好做的簡單食品”。 這位學術明星蓄著濃密的黑胡須,留著長指甲,身穿一件舊夾克,腳踩一雙鞋帶永遠松散著的皮鞋。一位鄰居表示,佩雷爾曼不和任何人來往,手插在兜里,眼睛往下看,衣服總是臟兮兮的。 據說,他買下自己的房子后,沒有裝修就直接搬了進去,家具就用別人留下的。不過,更令鄰居們不解的是,這個怪鄰居交納物業費和電話費卻格外準時。 他是個刻板的人,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數學。 數學競賽教練魯克辛批評過佩雷爾曼讀書不夠多。這位教練認為自己的職責不單是教學生們數學,還要包括文學和音樂。佩雷爾曼就問魯克辛,為什么要讀那些文學書。魯克辛告訴他,因為這些書是“有趣的”,而佩雷爾曼的回答是,需要讀的書應該都列在學校的必讀書單上了。 魯克辛倒是從來不用擔心佩雷爾曼在數學訓練中會存在“分心”的狀況。佩雷爾曼確實從不分心。他的同班男孩們長大一些后開始與女孩子接吻,魯克辛就常常去抓他們。但佩雷爾曼從不對女孩子感興趣。 不過,和別人對話時的佩雷爾曼是個禮貌得體的人。據曾試圖電話采訪佩雷爾曼的《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憶,電話那端的聲音不僅年輕、悅耳,而且思路清晰、進退有度。 2005年,佩雷爾曼從工作單位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辭職,留下一份沒有寫明任何理由的辭職報告,甚至幾乎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這在外界看來似乎比“龐加萊猜想”還叫人費解。 俄自由民主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曾推測,佩雷爾曼的反常行為在于其已經厭倦了謊言和腐敗,對“數學界的誠實缺失感到失望”。 一些媒體認為,佩雷爾曼在數學研究所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甚至以發現元素周期律、同樣沒有被選入俄科學院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為例,認為在俄科學院發生類似奇怪的事情已不止一次,并上升到俄科研體制弊端的高度。 不過,據該研究所副所長諾維科夫表示,盡管包括前所長在內的多位同事極力挽留,但佩雷爾曼似乎決心已定?!八f他對數學不再感興趣,也無意再涉足該領域。” 他還列舉了幾位俄羅斯著名人物,他們也都是在事業最輝煌之時離開了自己一直嘔心瀝血的領域,因為覺得已達到頂峰,再繼續下去沒有意義。 面對記者的采訪,這位怪才表示對外界關于自己的議論毫不在意,也不想對此發表任何評論?!罢l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吧”。
《中國科學報》 (2014-07-11 第12版 視界)
更多閱讀
|
|
來自: 昵稱3324062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