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網絡 我想以英國詩人R.S.托馬斯的詩歌《邊界》來引出本文想要延展的主題--邊界。 雖然詩歌里描述的邊界和文章里討論的各指不同,一個客觀世界的邊界,一個是主觀感受的邊界。你通過對客觀的邊界的理解來加深對主觀世界邊界的認識。 哪里是城鎮的盡頭 鄉村的開始? 灰色潮與綠色潮之間 那根高水位標在哪里? 我們漫步在一個看不見的邊緣 回憶著榮耀, 那時勞動者在地里 沒有超過沒膝的深度, 他抬頭看著鐘的聲音 從禮拜上帝的大教堂蕩漾而來。 鄉村退落了,乘著幾個 世紀的潮水把城鎮帶走。 現在城鎮歡迎它自己回來, 時間的遇難者,掙扎在漂流的棄物中。 圖片發自網絡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微妙的人際邊界。個人邊界是隱形的,有時候不易察覺,有時候它又像一堵墻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無法跨越。 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是指我們建起來的身體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來保護我們不受他人的操縱、利用和侵犯。 個人邊界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底線和原則,讓我們知道自己可以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以及當別人越過界線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那如何把握好人際關系邊界呢? 首先,要明確健康的個人邊界是什么。 健康的個人邊界應該具有以下特質:清晰的、保護性的、堅固但靈活的、為自我建立的。目的是為了要尊重雙方的隱私,尊重雙方的物品,尊重雙方的空間。比如:有人覺得自己和誰都挺自來熟的,見誰都這個哥那個姐的叫個不停,感覺自己和別人都很熟絡。就會擅自作主,不經過主人同意就動別人的東西;或者主動拉別人和他一起吃飯,不管別人愿不愿意;或者不打招呼,就直接找你逛街,不管你有沒有時間等等,實際上這種人的個人邊界是不清晰的,他并沒有尊重對方的隱私和時間。 其次,建立個人邊界的過程,其實就是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 只有你建立了明確而堅定的邊界后,別人才會尊重你。討好別人而放棄自己的邊界,別人也不會因此而喜歡和尊重你,所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擺在首位,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因為擔心惹他人不快,就不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你的人際關系反而會受到損害,表明個人界限并適當地拒絕,反而有助于關系的發展。再舉個例子:每次飯局的時候,你都不想喝酒,因為你喝酒后,會酒精過敏,非常不舒服。但是中國卻有個勸酒文化: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等等的勸酒詞,讓你想拒絕卻詞窮,只能放棄了個人邊界,不斷地讓別人侵入而變得沒有立場,沒有原則。 本來你不打算喝酒,但是架不住別人一再地勸酒,你最后妥協地喝得不省人事,最后你發誓再也不喝酒了,但是下次飯局還是會喝的酩酊大醉。別人不會因為你犧牲自己的健康而對你感激,或者因此更尊重你,你們的關系還是和原來一樣,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和進展。 最后,建立個人邊界,要堅定立場。 個人邊界的建立,不是讓人們覺得你不可接近,近而遠之的高冷范兒,而是在人際交往中,要向表明你的原則和立場。 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比如你不能喝酒,你不能晚睡覺等等。讓對方對你偏好有進一步的了解。 對方說的哪些話讓你感到不舒服,你可以不用隱藏自己的情緒,可以告訴對方哪些話讓你不舒服,下次對方就會注意,不會再說這些讓你不舒服的話。如果對方沒有改變,那你就可以考慮是否在和他做朋友了。 對于別人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你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你可以表明你的立場和理由,堅定地拒絕,大聲地說NO。 把握好人際邊界,就會讓人與人交往的變得簡單,感受邊界帶來的舒服,遠離關系帶來束縛。清晰的人際關系邊界,實際上正是對人的尊重,它也讓人際關系變得簡單而和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