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宗室爵位-清朝爵位詳解

     公司總裁 2016-11-29

    清的爵位分為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晉朝的宗王官于京師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沒有爵土。清朝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干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時保留原來的蒙古尊號,有時在親王之上依舊設立汗號世襲罔替。 異姓功臣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公、侯、伯、子、是其中的一部分。異姓功臣爵位分為九等。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種。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大清爵位

    • 宗室爵位

      分十二級

    • 爵位 系統

      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 異姓爵位

      分為九等

    宗室爵位

    宗室男子爵位宗室男子爵位共分十二級,只授予愛新覺羅的子孫們,分別是:

    1、和碩親王。年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以下爵位依次減半

    2、多羅郡王

    3、多羅貝勒

    4、固山貝子

    以上四種為高級爵位,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個別皇子只封得鎮國將軍。親王、郡王補服為前后胸加兩肩共四團龍,貝勒為前后兩團正蟒,貝子為兩團行蟒

    5、奉恩鎮國公

    6、奉恩輔國公

    7、不入八分鎮國公

    8、不入八分輔國公

    公爵以上為超品,補服均為正蟒方補。所謂“入八分”是八種標幟,表示其顯赫的身分。如朱輪、紫韁、背壺、紫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其中皮條是指車上有皮鞭可驅散擋路的人,背壺是指車上可帶暖壺,護眼指雙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當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鎮國將軍(相當于一品武官,補服為麒麟)

    10、輔國將軍(相當于二品武官,補服為獅子)

    11、奉國將軍(相當于三品武官,補服為豹子)

    12、奉恩將軍(相當于四品武官,補服為老虎)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種又細分為三等,如一等鎮國將軍、二等鎮國將軍、三等鎮國將軍,僅俸銀和祿米有差別)

    低于奉恩將軍的稱作閑散宗室,視四品官待遇。

    爵位世襲,分為降等世襲與世襲罔替

    降等世襲,即每承襲一次要降一級,但降級若干次(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輔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后便不再遞降,以此爵傳世。

    世襲罔替,即以原爵位承襲。例如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

    宗室女子爵位宗室女子的爵位分別是:

    1、固倫公主:居京師俸銀400兩、祿米400斛,下嫁外藩俸銀1000兩、俸緞30匹

    2、和碩公主:居京師俸銀300兩、祿米300斛,下嫁外藩俸銀400兩、俸緞15匹

    3、郡主:居京師俸銀160兩、祿米160斛,下嫁外藩俸銀160兩、俸緞12匹

    4、縣主:居京師俸銀110兩、祿米110斛,下嫁外藩俸銀110兩、俸緞10匹 

    5、郡君:居京師俸銀60兩、祿米60斛,下嫁外藩俸銀60兩、俸緞8匹

    6、縣君:居京師俸銀50兩、祿米50斛,下嫁外藩俸銀50兩、俸緞6匹

    7、鄉君:居京師俸銀40兩、祿米40斛,下嫁外藩俸銀40兩、俸緞5匹

    8、六品格格:居京師俸銀30兩、祿米30斛,下嫁外藩俸銀30兩、俸緞3匹

    宗室女子額駙待遇:

    1、固倫公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300兩、祿米300斛,外藩俸銀300兩、俸緞10匹

    2、和碩公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250兩、祿米250斛,外藩俸銀255兩、俸緞9匹

    3、郡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100兩、祿米100斛,外藩俸銀100兩、俸緞8匹

    4、縣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60兩、祿米60斛,外藩俸銀60兩、俸緞6匹

    5、郡君額駙:居住京師俸銀50兩、祿米50斛,外藩俸銀50兩、俸緞5匹

    6、縣君額駙:居住京師俸銀40兩、祿米40斛,外藩俸銀40兩、俸緞4匹

    異姓功臣爵位

    異姓功臣9等爵:

    1、公爵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2、侯爵

    3、伯爵(上三者超品)

    4、子爵(正一品)

    5、男爵(正二品

    6、輕車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三個等級)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7、騎都尉(正四品

    8、云騎尉(正五品)

    9、恩騎尉(正七品)

    世爵俸祿為:

    一等公歲支俸銀700兩,二等公685兩,三等公660兩

    一等侯又--云騎尉635兩,一等侯610兩,二等侯585兩,三等侯560兩

    一等伯又--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二等伯485兩,三等伯460兩

    一等子又--云騎尉435兩,一等子410兩,二等子385兩,三等子360兩

    一等男又--云騎尉335兩,一等男310兩,二等男285兩,三等男260兩

    一等輕車都尉又--云騎尉235兩,一等輕車都尉210兩,二等輕車都尉185兩,三等輕車都尉160兩;

    騎都尉又--云騎尉135兩,騎都尉110兩,云騎尉85兩,恩騎尉45兩

    還有不列等的閑散公255兩,閑散侯230兩,伯品級官205兩,子品級官180兩,男品級官155兩,輕車都尉品級官大清爵位大清爵位130兩,騎都尉品級官105兩,云騎尉品級官80兩。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1兩,兼支給米1斛

    我們比較耳熟的清代異姓功臣中,如和?原襲三等輕車都尉,后晉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國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鴻章授封一等肅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賜號驃勇巴圖魯,授封一等男爵。而且在中華民國初年的軍閥、內閣重臣、封疆大吏、社會名流等人中,我們還經常見到這些人的姓名前加有爵號,這是因為他們或世襲、或實封有各種爵號,雖然已改朝換代,但歷史的印記或遺老遺少的秉性不能改變的緣故

    清代的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沒有名字,雍正之后,開始賜予封號,公爵封號最多四個字,整個清朝只有4人,而且全部都是在乾隆年間,他們是:

    1、一等誠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滿洲鑲黃旗人,屬于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團。

    2、一等誠謀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廣庭,滿洲正藍旗人,后改隸正白旗,其父是大學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領班軍機大臣,與和?關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寵幸之臣。

    3、一等嘉勇忠銳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瑤林,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大學士傅恒,傅恒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賢皇后)的弟弟,被封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學士(此職為三殿三閣大學士的最高等級,傅恒死后,就再無人取得過此大學士級別,原為第二的文華殿大學士就相當于最高的大學士)。傅恒有四子:富靈安(僅獲云騎尉世職,當過總兵、副都統)、富隆安(是乾隆女兒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后,承襲一等忠勇公)、富長安(乾隆死后,與和?一起獲罪,嘉慶帝讓其監督和?自盡,卻未殺他,后來任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富康安(屢立戰功,金川平,論功封三等嘉勇男,后晉封嘉勇侯;平臺灣林爽文亂,進一等嘉勇公;平廓爾喀,加賜一等輕車都尉;前往安南國平亂途中加封嘉勇忠銳公;平苗人起義,進封貝子;后病死軍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襲貝勒,遞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世襲罔替)。

    4、一等武毅謀勇公,姓烏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親烏雅氏)族孫。

    蒙古爵位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為札薩克(旗長)。札薩克世襲,根據清廷的規定和法令處理旗務,并接受清廷的監督。札薩克之下設協理臺吉、管旗章京、梅倫、筆帖式等僚屬,協理旗務。旗內的土地和屬民由札薩克支配,旗下設佐,為基本軍事單位,每佐設佐領一人,轄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薩克領導下,審理丁冊,征收稅課,排解糾大清爵位大清爵位紛,傳遞信件及征發人丁。佐領之下設驍騎校、領催,協助位領辦理軍政事務。每六佐復設一參領統轄。在佐之下,每十戶設一什長,為最低一級行政單位的管理人。清統治者為了不使旗札薩克享有獨立權力,訂出會盟制度,在旗之上設盟,合數旗而成。盟不是實質性的管理單位,只是一種實行監督的組織,一般不設辦理盟務的衙門。只是在盟內各旗會盟時“簡軍實、閱邊防、理訟獄、審丁冊”。盟設正副盟長各一。每3年會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會盟地。盟長由理藩院于盟內各旗札薩克中選人賽清帝任命兼攝。盟長的主要任務是充當會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預各旗內部事務,也無權擅自發布政令,只是對各旗札薩克起監督作用,并充當旗札薩克與清政府的中間人。蒙古舊有的部,只在名義上保存下來,不具有任何行政職能。封爵為:

    1親王

    2郡王

    3貝勒

    4貝子

    5鎮國公

    6輔國公

    7札薩克臺吉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8一等臺吉(塔布囊)

    9二等臺吉(塔布囊)

    10三等臺吉(塔布囊)

    11四等臺吉(塔布囊)

    12固倫額駙

    13和碩額駙

    14郡主額駙

    15縣主額駙

    16郡君額駙

    17縣君額駙

    外蒙古四部:土謝圖汗,賽音諾顏,車臣汗,扎薩克圖汗,下轄旗八十六個,計:土謝圖汗部20旗,屬汗阿林盟;三音諾顏部22旗,厄魯特2旗,屬齊齊爾巴克盟;車臣汗部23旗,屬克魯倫巴爾和屯盟;札薩克圖汗部18旗及輝特部1旗,屬札克必拉色欽比都哩雅諾爾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碩特、綽羅斯輝特、土爾扈特等部28旗、喀爾喀部及諾門罕1旗,為1盟,由西寧辦事大臣大清爵位大清爵位兼任盟長。

    土爾扈特部編旗設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內的舊土爾扈特部4旗,為南路烏納思索珠克圖盟;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境內的3旗,為北烙烏納恩索珠克盟;今烏蘇縣境內的2旗,為東路烏訥恩素珠克盟;今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內的1旗,為西路烏訥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爾扈特2旗,為青塞特奇勒圖盟;和碩特3旗,為巴圖塞特奇勒圖盟。

    在西套蒙古地區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區和碩特蒙古,于康熙年間建立札薩克旗;額濟納地區亦建立了札薩克旗,皆不設盟。乾隆年間,杜爾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輝特1旗,為賽因濟雅哈圖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輝特1旗,為賽因濟雅哈圖右翼盟。

    封爵有汗,王、貝勒、貝子、公。無塔布囊,有臺吉。

    清代蒙古貴族的分封

    漠南蒙古藩封:六盟四十九旗

    科爾沁六旗,親王四人,郡王四人,貝勒二人,貝子一人,鎮國公二人,輔國公六人;扎賚特一旗,貝勒一人;杜爾伯特一旗,貝子一人;郭爾羅斯二旗,鎮國公一人,輔國公一人,一等臺吉一人:四部十旗為一會盟于哲里穆。敖罕一旗,郡王一人,貝子一人,輔國公一人;奈曼一旗,郡王一人;翁牛特二旗,郡王一人,貝勒一人,貝子一人,鎮國公一人;巴林二旗,郡王二人,貝子二人,鎮國公一人;扎魯特二旗,貝勒二人,鎮國公一人;喀爾喀左翼一旗,貝子一人;阿祿科爾沁一旗,貝勒一人;克西克騰一旗,一等臺吉一人:八部十一旗為一會盟于召烏達。

    喀喇沁三旗,郡王一人,貝子一人,鎮國公一人,輔國公二人,一等塔布囊一人;土默特二旗,貝勒一人,貝子一人,附喀爾喀貝勒一人:二部五旗為一會盟于卓索圖。烏珠穆秦二旗,親王一人,郡王一人,貝勒一人,鎮國公一人,輔國公一人;阿霸垓二旗,郡王一人,貝子一人,輔國公一人;蒿齊忒二旗,郡王二人;蘇尼特二旗,郡王二人,貝子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大清爵位大清爵位

    一人,輔國公一人;阿霸哈納爾二旗,貝勒一人,貝子一人:五部十旗為一會盟于錫林。 

    四子部落一旗,郡王一人;喀爾喀右翼一旗,貝勒一人,貝子一人,輔國公一人;毛明安一旗,貝勒一人,一等臺吉一人;烏喇特三旗,鎮國公一人,輔國公一人:四部六旗為一會盟于烏蘭察布

    鄂爾多斯七旗,郡王一人,貝勒二人,貝子三人,輔國公一人,一等臺吉(各)一人,自為一會盟于伊克召。每會設盟長一人,副盟長一人。惟歸化城土默特會盟,不設盟長,均集于本城,聽簡命大臣裁定。

    漠北蒙古藩封

    喀爾喀后路土謝圖汗二十旗,汗一人,親王二人,郡王一人,貝勒二人,輔國公七人,一等臺吉八人,為一會盟于汗阿林。 

    東路車臣汗二十三旗,汗一人,親王一人,郡王一人,貝勒、貝子各二人,鎮國公三人,輔國公三人,一等臺吉十四人,為一會盟于克魯倫巴爾河屯。

    西路扎薩克圖汗十七旗,汗一人,貝勒一人,鎮國公三人,輔國公六人,一等臺吉九人,為一會盟于扎克畢賴塞欽畢都里也諾爾。

    南路賽音諾顏大扎薩克親王二十二旗,大扎薩克親王一人,郡王二人,世子一人,貝勒二人,鎮國公二人,輔國公八人,一等臺吉九人,為一會盟于齊齊爾里克。每歲各以副將軍考核,間歲以參贊大臣前往會核,統聽于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副將軍裁定。

    青海蒙古藩封

    厄魯特二十一旗,回特三旗,土爾古特四旗,喀爾喀一旗,親王一人,郡王三人,貝勒一人,貝子二人,鎮國公一人,輔國公五人,一等臺吉六人。以上四部落皆散處,不分畛域,聽于西寧辦事大臣統制。

    河套等部蒙古藩封

    賀蘭山厄魯特一旗,貝勒一人,鎮國公一人。

    烏蘭烏蘇厄魯特二旗,貝子二人。

    推河厄魯特,一等臺吉一人。

    額爾濟內土爾古特一旗,貝勒一人。

    都爾伯特十四旗,特古斯庫魯克汗一人,親王一人,郡王一人,貝勒二人,貝子四人,輔國公二人,臺吉五人。以上各部落,悉聽定邊左副將軍裁定。察哈爾游牧一旗,聽治于察哈爾都統。

    西藏蒙古藩封

    輔國公二人,一等臺吉一人,噶布倫四人(內一人用輔國公兼之)。

    清朝爵位制度

    清的爵位分為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晉朝的宗王官于京師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沒有爵土。

    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干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時保留原來的蒙古尊號,有時在親王之上依舊設立汗號世襲罔替。 異姓功臣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異姓功臣爵位分為九等。


    宗室爵位


    宗室爵位,又稱宗室覺羅世爵,掌于宗人府,共分為十二級,只授予愛新覺羅氏族人,它們分別是:

    男子

    第一等 和碩親王(和碩:滿語意為一方、一隅) 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和碩親王簡稱親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內扎薩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獲得此爵位。在外扎薩克蒙古中為第二等爵位,僅次于“汗”。

    第二等 多羅郡王 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長子歲俸銀3千兩,祿米3千斛。多羅郡王,簡稱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碩親王世襲者,承嗣者封多羅郡王。滿語“多羅”,其義為禮、道、理。將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禮的、道的”意思。所以,多羅郡王,簡稱禮郡王或理郡王。

    第三等 多羅貝勒 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原為滿族貴族稱號,即金代“勃極烈”的異譯。

    第四等 固山貝子(固山;滿語意為一角) 歲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

    以上四種為高級爵位,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個別皇子只封得鎮國將軍。親王、郡王補服為前后胸加兩肩共四團龍,貝勒為前后兩團正蟒,貝子為兩團行蟒

    第五等 奉恩鎮國公 歲俸銀700兩,祿米700斛;

    第六等 奉恩輔國公 歲俸銀500兩,祿米500斛;

    第七等 不入八分鎮國公(八分是愛新覺羅家庭內對分配與待遇的規定。終清之世,宗室之待遇,有所謂“八分”。恩禮所被,以八分為最優。據宗人府事例封爵載:天命年間,立八和碩貝勒,共事議政,各置官屬。凡朝會、燕饗,皆異其禮,賜賚必均及,是為八分。天聰以后,宗室內有特恩封公及親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貝子,準入八分。如有過降至公,仍不入八分。入八分者,得與滿洲親王、貝勒等一體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隨旗行走。顯而易見,入八分與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鮮明的差別。)

    第八等 不入八分輔國公

    第九等:鎮國將軍(相當于一品武官,補服為麒麟)

    一等鎮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

    二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

    三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第十等:輔國將軍(相當于二品武官,補服為獅子)

    一等輔國將軍兼一云騎尉(一等輔國將軍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一等輔國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335兩,祿米335斛;

    一等輔國將軍歲俸銀310兩,祿米310斛;

    二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85兩,祿米285斛;

    三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60兩,祿米260斛;

    第十一等:奉國將軍(相當于三品武官,補服為豹子)

    一等奉國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一等奉國將軍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一等輔國將軍兼一云騎尉”)俸銀235兩,祿米235斛;

    一等奉國將軍歲俸銀210兩,祿米210斛;

    二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85兩,祿米185斛;

    三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60兩,祿米160斛;

    第十二等:奉恩將軍(相當于四品武官,補服為老虎)

    奉恩將軍兼一等云騎尉(奉恩將軍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奉恩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135兩,祿米135斛;

    奉恩將軍歲俸銀110兩,祿米110斛。

    低于奉恩將軍的稱作閑散宗室,視四品官待遇。

    公爵以上為超品,補服均為正蟒方補。所謂“入八分”是八種標幟,表示其顯赫的身分。如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其中皮條是指車上有皮鞭可驅散擋路的人,背壺是指車上可帶暖壺,護眼指雙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當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爵位世襲,分為降等世襲與世襲罔替。

    降等世襲,即每承襲一次要降一級,但降級若干次(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鎮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后便不再遞降,以此爵傳世。

    世襲罔替,即以原爵位承襲。例如大清十二家“鐵帽子王”。

    女子

    宗室女子的爵位分別是:

    1、和碩公主:居京師俸銀400兩、祿米400斛,下嫁外藩俸銀1000兩、俸緞30匹。和碩公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300兩、祿米300斛,外藩俸銀300兩、俸緞10匹

    2、固倫公主:居京師俸銀300兩、祿米300斛,下嫁外藩俸銀400兩、俸緞15匹。固倫公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250兩、祿米250斛,外藩俸銀255兩、俸緞9匹

    3、郡主:居京師俸銀160兩、祿米160斛,下嫁外藩俸銀160兩、俸緞12匹。郡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100兩、祿米100斛,外藩俸銀100兩、俸緞8匹

    4、縣主:居京師俸銀110兩、祿米110斛,下嫁外藩俸銀110兩、俸緞10匹。縣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60兩、祿米60斛,外藩俸銀60兩、俸緞6匹

    5、郡君:居京師俸銀60兩、祿米60斛,下嫁外藩俸銀60兩、俸緞8匹。郡君額駙:居住京師俸銀50兩、祿米50斛,外藩俸銀50兩、俸緞5匹

    6、縣君:居京師俸銀50兩、祿米50斛,下嫁外藩俸銀50兩、俸緞6匹。縣君額駙:居住京師俸銀40兩、祿米40斛,外藩俸銀40兩、俸緞4匹

    7、鄉君:居京師俸銀40兩、祿米40斛,下嫁外藩俸銀40兩、俸緞5匹

    8、六品格格:居京師俸銀30兩、祿米30斛,下嫁外藩俸銀30兩、俸緞3匹

    世爵(異姓功臣爵位)


    世爵即異姓功臣爵位,或稱功臣世爵、民世爵,掌于吏部驗封司,授予漢員和西南民族等滿蒙外其他民族人士。清朝的功臣爵位為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云騎尉、恩騎尉、不列等爵位等十等27個級別。

    爵位等級

    1、公爵 一、二、三等公爵;一等公歲支俸銀700兩,二等公685兩,三等公660兩

    2、侯爵 一等侯爵兼一云騎尉、一、二、三等侯爵。一等侯兼-云騎尉635兩,一等侯610兩,二等侯585兩,三等侯560兩

    3、伯爵(上三者超品)一等伯爵兼一云騎尉、一、二、三等伯爵。一等伯兼-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二等伯485兩,三等伯460兩

    4、子爵(正一品)一等子爵兼一云騎尉、一、二、三等子爵。一等子兼-云騎尉435兩,一等子410兩,二等子385兩,三等子360兩

    5、男爵(正二品)一等男爵兼一云騎尉、一、二、三等男爵。一等男兼-云騎尉335兩,一等男310兩,二等男285兩,三等男260兩

    6、輕車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三個等級)一等輕車都尉兼一云騎尉、一、二、三等輕車都尉。一等輕車都尉兼-云騎尉235兩,一等輕車都尉210兩,二等輕車都尉185兩,三等輕車都尉160兩;

    7、騎都尉(正四品)騎都尉兼一云騎尉、騎都尉。騎都尉兼-云騎尉135兩,騎都尉110兩,云騎尉85兩,恩騎尉45兩

    8、云騎尉(正五品)(基礎爵位,用來晉爵,除恩騎尉外,所有爵位的晉爵都是以云騎尉為基礎的。)

    9、恩騎尉(正七品)恩騎尉是一級特殊的爵位,清朝世爵每承襲一次,即降一級,云騎尉再襲一次,就降為恩騎尉,恩騎尉不再降爵,而是世襲罔替。

    還有不列等的閑散公255兩,閑散侯230兩,伯品級官205兩,子品級官180兩,男品級官155兩,輕車都尉品級官130兩,騎都尉品級官105兩,云騎尉品級官80兩。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1兩,兼支給米1斛。

    晉爵方式

    除恩騎尉外,所有爵位的晉爵都是以云騎尉為基礎的。

    獲得2個云騎尉,就晉爵為騎都尉;騎都尉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騎都尉兼一云騎尉”;騎都尉再加封2個云騎尉,就晉爵為為三等輕車都尉;一等輕車都尉再加封1個云騎尉,就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云騎尉”;一等輕車都尉再加封2個云騎尉,就晉爵為三等男爵。類推,一直到一等公。

    世爵封賞

    比較耳熟的清代異姓功臣中,如和珅原襲三等輕車都尉,后晉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國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鴻章授封一等肅毅伯(死后追封為一等候);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死后追封為一等候);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賜號驃勇巴圖魯,授封一等男爵。而且在中華民國初年的軍閥、內閣重臣、封疆大吏、社會名流等人中,我們還經常見到這些人的姓名前加有爵號,這是因為他們或世襲、或實封有各種爵號,雖然已改朝換代,但歷史的印記或遺老遺少的秉性不能改變的緣故。

    清代的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沒有名字,雍正之后,開始賜予封號,公爵封號最多四個字,整個清朝只有4人,而且全部都是在乾隆年間,他們是:

    1、一等誠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滿洲鑲黃旗人,屬于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團。

    2、一等誠謀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廣庭,滿洲正藍旗人,后改隸正白旗,其父是大學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領班軍機大臣,與和珅關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寵幸之臣。

    3、一等嘉勇忠銳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瑤林,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大學士傅恒,傅恒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賢皇后)的弟弟,被封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學士(此職為三殿三閣大學士的最高等級,傅恒死后,就再無人取得過此大學士級別,原為第二的文華殿大學士就相當于最高的大學士)。傅恒有四子:富靈安(僅獲云騎尉世職,當過總兵、副都統)、富隆安(是乾隆女兒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后,承襲一等忠勇公)、富長安(乾隆死后,與和珅一起獲罪,嘉慶帝讓其監督和珅自盡,卻未殺他,后來任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富康安(屢立戰功,金川平,論功封三等嘉勇男,后晉封嘉勇侯;平臺灣林爽文亂,進一等嘉勇公;平廓爾喀,加賜一等輕車都尉;前往安南國平亂途中加封嘉勇忠銳公;平苗人起義,進封貝子;后病死軍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襲貝勒,遞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世襲罔替)。

    4、一等武毅謀勇公,姓烏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親烏雅氏)族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午夜福利| 人妻蜜臀久久av不卡|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国产精品中文第一字幕| 亚洲卡1卡2卡新区网站|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紧身裤 | 偷窥国产亚洲免费视频|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老师黑色丝袜美腿| 国产在沙发上午睡被强|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久久|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 高清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A|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亚洲国内精品一区二区|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 亚洲成人四虎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狠狠爱五月丁香亚洲综| 丰满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