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蜈蚣,蝎子,炮山甲,地鱉蟲等等都是有毒的蟲類,然而這些有毒(部分劇毒)的蟲類,反而是治療大病,怪病,疑難雜病的克星,不是草類藥可比!今天快問君邀請大家和快問平臺資深名醫羅陸一羅老師一起來聊聊,蟲類藥治療腦梗死、頸椎病、冠心病心絞痛、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足等,這些疑難雜病,怪病! 蟲類草藥 蟲類藥物運用于臨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蜈松、 地龍、水蛭、?蟲等至今仍為常用的蟲類藥。經歷代本草收集整理,至明代 《本草綱目》蟲類藥物已有數十種之多。近人有南通朱良春氏以善用蟲類藥物而蜚聲海內外,然敢步其后塵,放膽用之者寥寥。羅老師認為,蟲類藥物大多有毒,藥力峻猛,人多畏之。但若能善加運用,可以攻克許多頑癥痼疾,非草木 之輩可比。羅陸一臨證運用蟲類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必大劑足量,力求所克必勝。茲舉常用者如下: 腦梗死 1.蜈蚣、全蝎治腦梗死 腦梗死系指腦供應血管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相應血管的閉塞,并由此產 生血管供應區腦功能損害和神經癥狀的一群臨床綜合征,羅老師認為腦梗死的病理是血管閉塞,因此疏通血管是獲取療效、改善癥狀的關鍵。中醫辨證多屬脾腎兩虛,氣滯血瘀。羅老師在治療此類疾病時,往往在健脾補腎、活血化瘀方中加人蜈蚣、全蝎。由于腦梗死患者多伴有動脈硬化、血脂升高、 血液黏稠度高,普通草木類活血化瘀藥效果不理想,必須加用蟲類藥以提高 療效。蜈蚣,味辛、性溫、有毒,人肝經。《醫學衷中參西錄》云:'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現代研究認為蜈蚣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有擴張血管作用。全蝎,味辛、性平、有毒,人肝經。《開寶本草》曰:“療諸風隱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澀,手足抽掣。”《醫學衷中參西錄》云:“蝎子,善入肝經,搜風發汗。治驚癇抽掣,中風口眼歪斜,或周身麻痹……為蜈蚣之伍藥,其力相得益彰也。”因此蜈蚣、全蝎相伍,對腦梗塞之血管瘀阻有很強的疏通作用,能有效地改善癥狀,恢復受損的神經功能。羅老師指出,蜈蚣須用5條且不能去頭足,去之則力減;全竭須用至15克煎服方能奏效。若將二者研末吞服,效果更佳。每劑蜈蚣用3條、 全蝎用10克研末。蜈松、全蝎毒性很低,臨床有按上述用量最多服用100多天,未見有中毒者。 病例:黃某某,男,68歲,2006年3月7日就診。患高血壓病10余年,最髙血壓180/105mmHg。近一周感雙下肢無力,行走不穩,頭暈,嗜睡,健忘,舌淡苔薄白,脈弦澀,重按無力。血壓160/100mmHg,顱腦MRI:腔隙性腦梗死。 中醫辨證:肝腎不足,瘀血阻竅。治宜滋補肝腎,活血通竅。處方:熟地15克、山茱萸15克、茯苓15克、黃芪30克、杜仲30克、桑寄生30克、當歸15克、川芎30克、 葛根30克、地龍10克、田七10克、巴戟天15克、蜈松5條、全蝎15克。7劑,水煎服。藥后癥狀好轉,繼服20余劑諸癥消失,血壓恢復正常。 腰,頸椎病 2.蜈蚣、全蝎治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致脊髄、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鄰近組織受累而引起的相應臨床癥狀和體征。羅老師認為頸椎病內因主要是肝腎不足、筋骨萎軟,外因是外感風寒濕或頸部勞損、外傷所致。治療上以滋補肝腎為主,兼祛風活血通絡化痰。蜈蚣、全蝎 善通絡走竅,對頸椎病各型均可收良效。其用法用量同腦梗死。 病例:楊某某,男,62歲,2006年3月28日就診。眩暈3個月,逐漸加重,伴耳 鳴、健忘、頭部昏沉、頸項僵硬酸痛不適、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頸椎X線正側位片:第二、三頸椎鉤椎關節骨贅形成。 中醫辨證:肝腎不足,腦髓空虛。治 法:補肝腎,充腦髓,通竅。 處方:熟地15克、山茱萸15克、遠志10克、石菖蒲15 克、巴戟天15克、仙茅20克、仙靈脾10克、黃芪30克、當歸15克、川芎30克、地龍15克、葛根30克、蜈蚣5條、全蝎15克。7劑,水煎服。4月4日二診,眩暈、耳鳴 減輕,頭已輕松,頸項僵硬酸痛好轉。原方去遠志,加桂枝10克,14劑。患者服完上藥后,自揀14劑續服,5月8日來告諸癥消失。 冠心病心絞痛 3.水蛭、地龍、地鱉蟲治冠心病心絞痛 冠心病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屬于中醫“胸痹” “真心痛”范疇,病機多為胸陽痹阻,氣滯血瘀痰凝。羅老師認為,本病臨床以脾腎陽虛為本,瘀血痰濁阻滯心絡為標。 治療上宜溫補脾腎,活血化瘀,祛痰化濁。心絞痛的病理主要在于心脈痹阻不通,因此疏通心脈是取效的關鍵。故在治療方中加入具破血逐瘀的水蛭、地龍、地鱉蟲可獲良效。水蛭,《本經》云:“主逐惡血、瘀血。”地龍,《得配本 草》曰:“除風濕痰結……破血結。”現代研究,兩藥均有溶栓抗凝作用。地鱉蟲即?蟲,《本經》云:“主血積……破堅。”三種蟲類藥物合用,破堅攻瘀作用更強,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有一定溶解作用,并能擴張冠狀動脈,對各種類型的心絞痛均有較好的效果。 病例:薛某某,男,76歲,2006年3月14日就診。陣發性胸痛反復發作1年余, 經多次心電圖檢查,診為冠心病心絞痛。有高血壓病史7年。現胸痛每于活動后或情緒激動時發作,休息及服硝酸甘油可緩解,面色晦暗,胸悶心悸,失眠, 腰酸腿軟,雙手指尖發暗,舌暗紅,脈弦細澀。 中醫辨證:肝腎不足,氣滯血瘀。治法:補肝腎,行氣破瘀。 處方:黃芪30克、當歸15克、川芎30克、酸棗仁30 克、杜仲30克、仙茅15克、仙靈脾10克、田七15克、葛根30克、丹參30克、地龍 10克、水蛭15克、地鱉蟲15克。7劑,水煎服。此方連服1個月,隨訪3個月胸痛未再發作。 前列腺增生 4.蜈蚣、全蝎、炮山甲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又稱良性前列腺肥大,中醫稱為“精癃”。多由老年腎虛、中 氣不足、痰瘀互結水道或濕熱下注膀胱所致。羅老師認為,本病以脾腎兩虛為本,痰瘀互結為標。本病特點在于其痰瘀一旦形成,盤踞尿道,則根深蒂固難以拔除,非蟲類走串破堅之品不能開通。羅老師臨證除選用蜈蚣、全蝎通竅化瘀外,還喜用炮山甲活血散結。《藥義明辨》謂:“穿山甲,是物功專通氣活血, 偏走臟腑,通行經絡,達舍之所在,故服之閉塞能瀉。”三藥合用,對小便點滴 不暢之癥可獲良效。 病例:黃某某,男,57歲,2006年3月7日就診。患者主述尿頻、小便不利已半年余,經外院直腸指檢,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現尿頻,尤以夜間為甚,小便困難,點滴難出,尿后余瀝不盡,腰酸膝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中醫辨證:脾腎陽虛,瘀血阻滯。治法:溫補脾腎,活血通竅。 處方:黃芪30克、杜仲30克、仙茅 15克、仙靈脾10克、益智仁20克、遠志10克、石菖蒲10克、皂角刺20克、王不留行20克、澤蘭30克、蜈松5條、全蝎15克、炮山甲10克。7劑,水煎服。服藥3劑,小便已較通暢,7劑之后,諸癥大為好轉。繼服7劑鞏固療效。 糖尿病足 5.水蛭、地龍、蜈蚣治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一,其萎縮性病變的基礎是神經和血管病變,而感染則加重其病變。屬于中醫“足瘍” “脫疽”范疇。羅老師認為,本 病以脾腎氣陰兩虛或陽虛為本,燥熱化火、瘀血內阻為標。治療上應健脾補腎,清熱祛瘀通絡。羅老師特別指出,糖尿病不管何證型都兼有瘀血阻絡,在辨證的基礎上加用活血通絡之品都能提高療效。至于糖尿病足,瘀血阻絡是導致足部失養,繼而潰敗壞死的根本原因。治療上,可急則治其標,以活血化瘀為 主,普通活血化瘀藥物力有不逮,必須加用蟲類藥物水蛭、地龍、蜈蚣等以走竄開通,逐瘀破血。臨床以此法治療糖尿病足無不奏效。 病例:王某某,男,76歲,2006年3月7日就診。患者患Ⅱ型糖尿病14年,腦梗死,雙下肢動脈斑塊形成1年余,2個月前開始覺左足麻木,感覺遲鈍,發涼,干 燥,隨后左足第五趾處出現水泡,水泡破潰后一直不能愈合。現左足第五趾潰瘍,局部略紅腫,有少許黃色分泌物,其余足趾表面干燥,顏色黯黑,發涼,觸之感覺遲鈍,舌暗紅、苔薄黃,脈細澀。 中醫辨證:瘀血阻絡,瘀毒肉腐。治療以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為法。 處方:當歸30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赤芍30 克、丹參30克、川牛膝20克、金銀花30克、生地30克、玄參30克、黃柏15克、甘 草10克、水蛭15克、地龍15克、蜈蚣5條。7劑,水煎服。患者藥后紅腫已消,傷 口干燥,足涼、黯黑有改善。效不更方,原方繼服14劑,左足潰瘍完全愈合,足部變溫,皮膚色澤和感覺恢復如常。繼以健脾補腎活血之劑調理,囑病人控制血糖,防止復發。 健康 本文來源于快問平臺資深名醫羅陸一主編《羅陸一臨證經驗集》,首發于頭條號,轉載請注明來源和出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微信關注“快問”,可以直接和羅醫生咨詢喲,還有更多蟲類藥治療疑難雜病的干貨喲!么么噠! 快問中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