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為38歲女性,主要病情是右乳正下緣到腹股溝,有一條“筋”鼓了起來,伴劇烈疼痛,看上起像是皮下埋了一根鐵絲,長約一尺,堅硬不移,表面不紅、不黑,皮色完全正常。起病時為右乳下緣至右側少腹部痙攣疼痛,數日之內,疼痛處迅速腫起,且疼痛逐漸加劇。我問她是否受過傷?她說沒有。問她疼不疼?她說疼得要命!想用手指輕輕去觸觸,還沒按著她就哇哇叫疼,而左邊一點事都沒有,另外舌苔是薄白的,脈是弦的。在西醫院檢查,診斷為肋間神經炎,消炎藥、止痛藥,都沒效。就這么個怪病,可以算個疑難病吧! 我看了以后,發現她的發病部位正是足厥陰肝經的循行部位——足厥陰經脈繞陰器、循少腹、貫脅下,這不就是足厥陰肝經的病變嗎?局部腫痛,疼痛如刺,痛處固定不移,這不是瘀血是什么?雖然這個病人并沒有表現出其他的瘀血證候,如舌并不紫,脈也不澀,但通過已表現出來的癥狀,已經可以說明它是由瘀血引起,并導致了經脈瘀阻。根據這些癥狀,無法找到一個可以對應的、合適的病名,我就給它取了個名字叫“肝經經脈瘀阻證”。 既然是肝經的經脈瘀阻,當然要治肝經。中醫認為,肝藏血,肝主筋,《內經》也講“寒氣客于足厥陰之脈,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但這個病人的關鍵不在“寒氣”,而在“血瘀”?!霸谘斨窝?,在氣當理氣”,這是需要首先搞清楚的。 那怎么祛這個瘀呢?我選用的是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血府逐瘀湯主要是三個組合,第一個組合是四逆散,由柴胡、芍藥、枳實、甘草組成,入肝經,理氣的;第二組是桃紅四物湯,由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黃、芍藥組成,是活血祛瘀的;第三個組合就是牛膝和桔梗,“桔梗者升也,牛膝者降也”,王清任用這兩味藥的目的在于升降氣機。21nx.com在這里我不需要它升降,我只需要它疏肝氣、祛瘀血、止痛,所以去掉了牛膝和桔梗,然后再加了一味止痛的藥——延胡索。雖然我是這樣辨證的,但處方開出是否有效,我心里仍然沒有底。 10天后,這個病人來復診了,腫起的那條“筋”已經消了一大半,只剩下右側腹部的一兩寸,上面的已經完全消了。這下好辦了,原方不動,再進10付,瘀腫全消。 湖南省名中醫 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熊繼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