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每到這個時候, “你家的醬油肉曬好了嗎?” 就開始成為溫州地區鄰居見面寒暄的常用語。 在溫州,醬油肉是臘貨、年味當之無愧的代表,醬油肉曬好了就表示快要過年了。溫州依山沿海,氣候溫潤,養成了溫州人偏向濃郁的口味,對醬油有一種特殊的迷戀。 按照溫州人曬醬油肉的風俗,立冬后到冬至前是曬醬油肉的最好時機。近期已有市民收獲了今年的第一批醬油肉,分發給親朋好友一起品嘗美味了。走在大街上,隨處可望到住宅樓的窗臺、陽臺上一片片沐浴在陽光中的醬油肉,溫州的空氣里也開始彌漫年的味道,散發出濃郁香氣,令人垂涎欲滴。 雖然現在市場中現成的醬油肉購買很便利,但老輩的溫州人還是喜歡自己動手曬制醬油肉。精選五花肉與腿肉,遵循著代代相傳的制作工序,制作出更加符合溫州人口味的醬油肉。 醬油肉做法很多,不管是蒸得油光透亮切片下酒,還是炒入軟糯醬香的年糕里,全家團團圓圓得圍坐在一起吃醬油肉,都飽含著一種暖暖的家的味道。按照溫州的傳統,醬油肉得吃到來年的“二月二”才算完,農歷二月初二那天,在芥菜飯中加入若干醬油肉提鮮,這年才真正算過得完整...... 食材:豬肉(皮質肥厚的本地豬是溫州人制作醬油肉的最愛) 調料:醬油,食鹽,黃酒,白糖和白酒 根據肉的精肥程度不同,醬油肉的選材可選取前腿肉、后腿肉和五花肉(溫州人俗稱“三層肉”)。前腿肉的特點是肉質精中帶肥,曬好后口感會軟一些;后腿肉全是瘦肉,曬好后會比較干;五花肉含肥肉會多一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部位的肉。 其次腌制醬油肉以5公斤前腿肉為準,厚2~3厘米,購買時跟肉鋪的老板說是曬醬油肉,他便會幫你切成一條條(溫州俗稱“一刀刀”)。 5公斤前腿肉一般配以醬油0.75公斤~1公斤,鹽15克~20克,醬油和鹽的比例成反比,醬油多則鹽適當減少,白糖30克~50克,黃酒50克至100克,另外,加入少許白酒,因為在晾曬過程中,不可避免招來蒼蠅,白酒可以消毒。 將肉和配料放入腌制容器中,大約浸泡20~30分鐘,視肉的厚度適當控制時間。浸泡時將肉揉捏攪拌一下,使醬料的味道進入肉質內部。 腌制完成后,將醬油肉用棉線或是草繩穿好,切不可用編織繩穿,編織繩不僅容易褪色,而且不益身體健康。多余的醬油不可再用,要及時倒掉。 將穿好線的肉懸掛在屋頂或陽臺等通風處。如果按照上午開始晾曬,那么在一整天陽光充足的情況下,3~4天就可以完成。晾曬的溫度以15℃下,風大場所為佳。如果遇到持續溫度升高,或氣溫在15℃以上,或風力極小,則建議先包裝好放入冰箱冷凍,待適宜天氣再拿出來繼續晾曬。 晾曬完成的標準一般以表面干燥,但肉質保持彈性為佳。 醬油肉的保存每人方法不一,一般都是將曬好的肉切成若干小段用保鮮袋裝好放入冰箱冷凍,每次食用前取出一小段洗凈、切好使用即可。 食用前,將醬油肉清洗,然后放入鍋中蒸2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另外,根據個人喜好不同,可在腌制過程中加入姜絲,大蒜,辣椒等。 Tips 食尚溫州綜合整理 信息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