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 玉米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材標準》收錄的常用藥材品種之一,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民間常用于藥茶、藥膳中,作為糖尿病、高血壓輔助治療藥物。醫學家認為玉米須味甘、性平。不僅入陰陽胃經,而且歸腎、肝、膽經。功能利水消腫、清肝利膽。現在藥理研究證實,玉米須有降血糖、抗癌、抑菌、增強免疫功能、利尿、降血壓等作用。 玉米須 玉米須降糖活性物質 玉米須中起降糖作用的物質主要是多糖和皂苷類。雖然二者都有降糖作用,但作用類型稍有不同。玉米須多糖對腎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糖升高有明顯的對抗作用。 玉米須水提物還有明顯的降壓作用。研究發現玉米須水提物能夠顯著降低動物模型的血壓,并能阻止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氨基酸和有機酸的作用。 玉米須多糖 玉米須多糖可改善糖尿病動物模型體重減少和多飲的癥狀。不僅可以降低血糖,血清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也顯著降低。研究發現,玉米須多糖不僅能夠降低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血糖,促進肝糖原合成,加快糖異生,并對糖尿病動物模型糖代謝器官損傷有修復作用,因此玉米須多糖對糖尿病動物模型顯示出良好的治療作用。 測量血糖 玉米須皂苷 皂苷是一類高藥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研究表明重要皂苷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糖基化和促進胰島細胞分泌等作用,通過降血糖、調血脂、改善胰島素水平喝糖耐量等途徑,能夠起到有效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玉米須總黃酮 研究表明,黃酮類天然藥物有效成分能夠通過抗氧化、擬胰島素作用、抗炎、抑制醛糖還原酶和抑制蛋白糖基化等途徑防治糖尿病,并可抵抗血小板凝集、微血管病變等糖尿病并發癥。動物實驗表明,玉米須總黃酮等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動物模型的空腹血糖及血清中乳酸含量,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并能改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動物模型血液高黏狀態,改善血液循環。 糖尿病病足 糖尿病 糖尿病是具有遺傳易感性的遺傳代謝疾病,糾正代謝紊亂,消除癥狀,促進胰島分泌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 糖尿病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因此糖尿病又叫三多病。它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疾病,病癥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病癥特征之一是多飲,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明顯增高,外加多尿,水分丟失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進一步明顯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導致口渴而多飲,多飲則進一步加重多尿。 玉米須治療糖尿病的優勢 西藥的長期應用易造成靶器官鈍化,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患者血糖易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并伴隨不適癥狀發生。重要能夠克服化學合成藥在降血糖的同時產生的副作用,或誘發/加重并發癥的事實。 玉米須安全、無毒。玉米須中含有多糖、黃酮、皂苷,有多方面生物效應,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也在臨床中得到了印證。 肝損傷易造成肝功能損傷 糖尿病可對患者的肝功能產生損傷,并且發生率較高,糖尿病患者應常規檢查肝功能。肝損傷是各種嚴重肝臟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最終走向肝功能衰竭的始動環節和共同途徑。蒲公英多糖對實驗刺激產生急性肝損傷的動物模型的保護作用,能保護肝細胞和亞細胞不收損傷,并能提高受損傷動物模型的抗氧化能力。 蒲公英 蒲公英+玉米須 玉米須有效成分可幫助機體控制血糖,糖尿病易造成患者肝功能的損傷,而蒲公英可以保護肝細胞不收損傷,所以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可搭配玉米須和蒲公英有效成分一起使用來調節血糖并保護肝臟。玉米須民間常用于藥茶,糖尿病患者可搭配玉米須與蒲公英制代茶飲,成玉米須蒲公英茶,日常作為調節血糖保護肝臟的佳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