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經(jīng)常有一些病人到中藥房排隊領取玉米須配方顆粒,卻不知這玉米須其實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廚房,而且可惜地被扔掉了。那么它究竟有何神奇的功效呢?竟引來如此多患者的追捧! 玉米須,別名玉麥須,玉蜀黍蕊、棒子毛、蜀黍須、包谷須,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夏、秋果實成熟時收集,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干生用。最早藥用記載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現(xiàn)收錄于《中華本草》和《現(xiàn)代實用中藥》等典籍。現(xiàn)代藥理學分析表明玉米須含有總皂苷、黃酮類化合物、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1、抗氧自由基:自由基與許多生命現(xiàn)象和疾病密切相關 ,如細胞的老化、動脈硬化、血栓的形成等。玉米須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強于檸檬酸和抗壞血酸。 2、降壓、降血糖和降血脂:玉米須總黃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癥的血糖與血脂水平;玉米須總皂苷有較好的降糖活性;玉米須可降低基礎血糖水平和抑制外源葡萄糖刺激下的血糖升高。 3、調節(jié)免疫功能:玉米須多糖具有較強的調節(jié)體液免疫功能作用。 4、抗腫瘤:有研究表明玉米須對胃癌、肝癌、肉瘤、白血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濃度的玉米須多糖具有抑制人肝癌SMM C-7721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凋亡的功能。 5、利尿作用:玉米須有利尿、排鉀的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作用較弱但持久。 6、溶解腎結石:玉米須水提取物能抑制實驗性高草酸尿癥小鼠腎臟草酸鈣結晶的形成。還有報道稱,玉米須提取液可以溶解腎結石,但僅對碳酸鹽類結石有效,而對草酸鹽類結石無效。 7、抗菌:研究表明,玉米須總皂苷提取物對供試菌株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對沙門氏菌的抑制能力最強,其次為枯草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差。 8、清熱利膽、利肝:玉米須有較好的解熱作用;能明顯增強膽汁分泌量;促進膽囊收縮,降低膽囊重量。 9、血液凝固:有研究報道稱,玉米須水煎液可加速血液凝固。 為更好地發(fā)揮玉米須的上述功效,大家在選購新鮮玉米須時要以柔軟、有光澤者為佳,置于陰涼干燥處儲存。有如下疾病的患者可采用下述食用方法: (1)水腫:玉米須100克,水煎服,忌食鹽。 (2)急性黃疸型肝炎:玉米須、金錢草各30克,滿天星20克,廣郁金 12克,茵陳20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 (3)高血壓病:玉米須、香蕉皮各50克,黃梔子15克,水煎,冷卻后服用。 (4)腎病綜合征:玉米須 6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一般數(shù)日內開始利尿,同時尿蛋白、非蛋白氮有不同程度下降。 (5)糖尿病:玉米須15克,綠豆 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 附屬同濟醫(yī)院藥學部 陶文菊 施春陽 |
|
來自: whd991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