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質 總體特征: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肌肉松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 保健方法: (一)飲食保健 對于陽虛體質的人,應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蔥、姜、蒜、花椒、鱔魚、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料酒、食鹽適量。 制作:生姜沖洗干凈,當歸沖洗干凈,當歸用清水侵軟,切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略燙,除去血水后撈出,切塊備用;當歸、生姜、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料酒、食鹽,旺火燒沸后撇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成。 具有溫中補血,驅寒止痛的功效,尤其適合冬天服用。 (二)穴位保健 1、選穴:足三里、命門、腎俞 定位:命門穴位于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腎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操作:艾炙法:俯臥,借助溫炙盒,對穴位進行溫炙,時間10-15分鐘,隔日一次,10天為1療程。 2、耳穴選穴:腎穴 定位:腎穴在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下方。 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籽貼于腎穴上,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40次,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3—5分鐘。兩耳穴交替貼壓,3—5天一換,10天為1療程。 (三)推拿保健 采用摩擦腰腎法:以兩手平掌的魚際、掌根,或兩手虛拳的拳眼,拳背著力,同時做上下左右摩擦兩側腰骶部。每次15分鐘,每天2次,10天為1療程。做坐式八段錦的“閉氣搓手熱,背后摩精門,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彎腰攀足頻”。 (四)運動保健 對于陽虛體質的老年人在運動中應注意避風寒,不宜大汗,適合做一些溫和的有氧運動如慢走、太極劍、太極拳等。八段錦的“背后七顛百病消”和“兩手攀足固腎腰”加做1—3遍。 (五)注意事項 陽虛質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節要適當暖衣溫食以養護陽氣,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每天以熱水泡腳為宜。夏季暑熱多汗,也易導致陽氣外泄,使陽氣虛于內。建議盡量避免強力勞作和大汗,也不可恣意貪涼飲冷。多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不可在陰暗潮濕寒冷的環境下長期工作和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