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發了個五更瀉的文,就有朋友后臺留言來探討如何治療的問題,關于治療,咱們還是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來辨證論治的,小編就不跟大家說怎么治療的問題了,不過如何保健的問題,還是可以聊一聊的。 五更瀉主要病因是脾腎陽虛,那么治療五更瀉,要以提升脾腎的陽氣為主。治療主要分為湯藥和針灸兩種,但是我們說保健的話呢,主要還是從穴位入手吧。今天說的這個穴位呢是人體四大保健穴之一的足三里。 民諺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靈樞·五邪》認為:“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余,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于三里。”可見,此穴對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有著,很好的效果。經常刺激此穴,可起到固腎益精、溫脾助陽、益壽延年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可用拇指用力按揉此穴,時間在5分鐘左右,刺激強度以有酸脹、發熱感為佳。也可采用艾灸法,即將艾條點燃后緩慢地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皮膚微燙但不至灼傷為宜,每周2-3次,每次灸 15—20分鐘,這樣堅持1-2個月,腸胃功能便可得到改善。 同時也可以試試當歸燉羊肉,這款藥膳出自《金匱要略》,當歸有養血補血之效,生姜能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羊肉性溫,可溫中補虛,對氣血虧損、陽氣不足者有很好的補益效果。不過,此方過于溫熱,如果你平常愛上火,或正在感冒發熱、咽喉疼痛,那就不適宜了。 |
|
來自: smiller2016 >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