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運動中,負重訓練的意義不言而喻,很多具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都有去健身房擼鐵(進行負重訓練,比如推杠鈴、舉啞鈴之類)的經歷,其中很重要的一種負重訓練就是深蹲?,F代運動醫學對深蹲的研究也很深入,比如不要屈膝超過90°之類,甚至還有專門練習深蹲的健身器械,也有很多人喜歡無負重的下蹲運動。深蹲的好處據說除了練習肌肉之外,還有促進激素分泌和延緩衰老的作用。在各種所謂健身的媒體平臺關于深蹲的文章唾手可得…… 于是,外形多為下蹲的站莊(多寫作“站樁”)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動的“深蹲運動”或者所謂的“靜力訓練”——即保持姿勢不動,肌肉進行等長收縮的運動。 屈指在之前的《從站莊不是搬磚談起》一文介紹過“莊”本意為四通八達的道路,站莊絕對不是站著不動!而是通過不同姿勢體會身體自身重力的反作用力在體內的傳導是否通行無礙,所以站莊才被稱為“不動的拳”。一般的深蹲運動練習的目標多是下肢的肌肉——深蹲的練習目標并不僅僅是股四頭肌,而涉及下肢的很多肌肉。 站樁練習的目的是在運動過程中如何讓關節受力均勻,從而使動作發揮最大的效率!因為在站著不動的情況下更容易感覺身體各個部位(尤其是關節部位)是否受力均勻(傳統說法是勁力傳導是否順暢),如有阻礙則及時調整,用意識指導的這種調整成為習慣,不僅在不動、慢動時可以及時關注自身狀態,在快動甚至技擊對抗時仍然可以隨時發現身體的問題并進行調整——這就是傳統拳術由站樁→試力→單練→推手(對練)→模擬實戰的訓練過程。
所以站莊并不是單純的“肌肉訓練”或是“靜力訓練”,如果非要說明站莊的練習目的——我覺得是一種“關節訓練”。站莊通過主動放松肌肉而讓關節周圍“本體覺感受器”工作,使身體對關節的狀態有所感知,并在站莊這種不動或微動的運動狀態下調整。 站莊的姿勢可謂千奇百怪,不同門派有不同的站莊姿勢,但這些姿勢并非憑空創造,而多來源于日常生活的動作或技擊(傳統拳術站莊)的基本動作,比如無極莊是日常站立的姿勢,馬步莊是下蹲的姿勢,渾圓樁是雙臂外撐和回抱的姿勢,三體式、轉掌式是拳術中的基本動作。設計這些站莊動作就是為了讓身體感覺在這些常用動作中的關節狀態,通過調整關節狀態讓身體的姿勢和運動達到最有效率。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很多時候需要這種“待著不動”的能力,比如打字、看電視、玩游戲等等……站莊訓練的現實意義在于開發身體在不動狀態下的調整能力,并把這種能力帶入現實生活中的行動坐臥之中,從而預防和調整那些“呆著不動”導致的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