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內分解。而在我們的血液中尿酸通過生成和排泄之間的平衡保持一定的濃度,如果一旦尿酸水平過高它就會沉積在身體的各個臟器組織中,形成尿酸鹽沉積,繼而導致痛風。我們體內尿酸升高的原因,無非有兩種:第一就是尿酸的產生量過多了,第二 就是尿酸的排泄減少了,因此說引起尿酸產生過多的原因,包括先天性代謝異常淋巴增生疾病等等這些原因,占到了高尿酸血癥約10%左右。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的原因,包括腎功能障礙和某些藥物作占到了80%到90%。

那么但是在這里,我們需要強調一個概念,我們說的高尿酸血癥并不等于痛風,臨床上并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癥患者都會發生痛風,僅有10%到20%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會出現痛風的癥狀。

比如說在山東省某高校曾經對3557名大學生的一項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發病率的調查結果顯示,該校男生高血尿酸血癥的發病率是5.26%,而女生的發病率為0.41%。但同時他們的痛風發病率均為0。一般來說有些患者從尿酸增高到痛風癥狀的出現之間可以經歷數年到數十年。有些甚至終身不出現癥狀。


二、痛風的發展
哪些人容易發生痛風呢?

老年人:一般來說男性在過了青春期后,血尿酸水平會逐漸升高。因此男性痛風發生的高峰期是在40到60歲。而女性痛風多發生于停經之后,這主要是由于女性雌激素具有促進尿酸排泄的功能。因此女性體內的尿酸水平一般要等到停經之后才會升高,也就是在60歲之后發病。
30歲以上肥胖的男性及絕經后的女性:我們的研究告訴我們,痛風在男性中是最為常見的。男女的發病率約為20:1這樣一個水平。
長期嗜食肉類有飲酒習慣的中老年人:因為一方面乙醇能促進腺嘌呤核苷酸轉化,而使尿酸增多。另一方面乙醇的代謝可以使血乳酸濃度升高,乳酸有抑制腎臟排泄尿酸的作用。
服用利尿劑等藥物:有些藥物譬如利尿劑、阿司匹林等經常服用 會影響尿酸的代謝增加痛風的發作危險
痛風病人會有哪些其他的癥狀呢?

痛風的臨床表現中第一期為無癥狀期。在這個時期患者僅僅有血尿酸持續性或者波動性增高這一表現,高尿酸血水平及維持的時間與痛風癥狀出現有關。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尿酸血癥患者出現痛風的比率也會增加。
第二期為急性關節炎期。它是痛風的首發癥狀,一旦高尿酸血癥患者出現急性關節炎,從此便成為了痛風患者,即使之后他有可能癥狀緩解,也只能稱為是痛風的緩解期。但它依然是痛風患者。在這個時期患者多表現為突發性的單個或多個關節紅、腫、熱、痛表現。或者功能障礙。有一些關節會有積液,伴有發熱等全身反應。多在夜間突然發病。受累的關節劇痛,首發關節常累及第一跖趾關節,其次為踝和膝關節等等。初次發作常呈自限性,一般經過1-2天或者數周可自然緩解,飲酒、暴食、過勞、著涼手術刺激、精神緊張均可成為發作誘因。


第三個時期間歇期。所謂間歇期就是指一次痛風發作緩解到下一次痛風發作之間的時間段,也就是兩次痛風發作之間的病情穩定期。急性關節炎發作緩解后,病人的癥狀會完全消失,關節活動也會完全恢復正常。但是在這個時期受侵犯的關節皮膚可以出現脫屑和瘙癢的癥狀,這也是痛風特有的表現。多數病人的間歇期可達數月到數年。但如果在這個時期中沒有進行藥物治療或者治療不規則,患者的發作頻率會越來越高,逐漸發展為慢性關節炎。
第四個時期慢性關節炎期。在這個時期關節炎發作越來越頻繁,間歇期則越來越短,受累關節也越來越多。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征性損害。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析出的尿酸鹽結晶就會沉積在任何關節、肌腱和關節周圍軟組織,造成組織的病理學改變。因此形成痛風石。
所以說所謂的痛風石其實就是長期尿酸鹽結晶沉淀而形成的異物結節。痛風石多在患者起病多年后出現,是病程進入慢性階段的標志。痛風石可隆起于皮下,外觀為芝麻大到雞蛋大的黃白色結節,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出現在足趾、手指、腕、踝、肘等關節。也可發生于關節內,可造成關節軟骨及骨質侵蝕破壞,反應性增生,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出現持續關節疼痛、腫脹、強直、畸形甚至會出現骨折。


第五個時期腎病變期。痛風患者的腎臟病理檢查幾乎均有損害。臨床上約1/3的患者出現腎臟癥狀,可見于痛風病程的任何時期。

慢性腎病它早期蛋白尿和鏡下血尿會逐漸出現,夜尿增多 尿比重下降,最終由氮質血癥發展為尿毒癥。
急性腎病這是由短期內出現血尿酸濃度迅速增高,尿中有結晶、血尿、白細胞尿,最終出現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衰竭最終死亡。
尿性腎結石約有20%到25%的患者會并發尿酸性尿路結石患者可有腎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等癥狀

三、痛風的識別及自我監測
在我國痛風已成為國人的常見疾病,但是由于人們對于痛風的認知不足,所以許多痛風患者在早期會得到誤診。據研究資料顯示

那么我們該如何及時的發現痛風患者,并及時做到診斷呢?

那么這些確診的檢查包括

通常我們在臨床上,一般對于男性或者絕經后女性血尿酸水平大于420μmol/L的患者,即可以診斷為高尿酸血癥的患者。

我們的血尿酸水平波動性比較大,因此對于痛風患者而言及時監測血尿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這里呢,我們給大家做了一塊提示板。我們在這里從右欄可以看到5、6、7、8、9幾個數字。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對照著這些數字來判斷我們的血尿酸水平,分別是將5、6、7、8、9去乘以60,就會得到我們血尿酸的一些數值。而這些參考值可以相應的提示大家對自己的尿酸水平該有一些什么樣的處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7這個數字,譬如我們把7乘以60就得到420這個數值,那中間的7也就是對著420μmol/L這個單位就是我們講的正常的尿酸值。如果血尿酸水平到達了8,也就是480μmol/L的情況,那我們就要結合患者本身的狀況了,如果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或者患者本身個體是比較肥胖的患者,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建議用藥處理了。最后一個數字9,9乘以60也就達到了我們的540μmol/L的水平,那無論這個患者的情況,如何我們都必須通過降尿酸藥物進行處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這樣一些平時用得到的器具做一些標簽來及時提醒大家尿酸的水平。我們這個杯子就是通過將這個刻度刻在杯子上,讓大家及時了解自己的尿酸水平。紅線代表非常高位的情況,而我們黃線表示正常數值,在420以下的數值都是正常的水平。
一旦確診得了痛風之后我們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并嚴格根據醫囑進行服用藥物。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藥物主要有三類。

此外在間歇期發作和慢性期之中,常用的藥物

像秋水仙堿這個藥物是痛風急性發作時候的首選藥物。但是它的不良反應也是最大的。口服秋水仙堿常常有胃腸道反應,一旦出現惡心、嘔吐、水樣腹瀉等嚴重反應時。就應該及時就診告訴醫生進行調整藥物。其次非甾體類抗炎藥,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或者消化性出血等情況。所以,如果在服藥過程中出現了消化道不適或者黑便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對于其他的病人應當盡量在飯后服用,以減少對于胃腸道黏膜的損傷。糖皮質激素一般是在秋水仙堿和非甾體類藥物抗炎藥使用無效的時候應用的。由于激素的藥理作用復雜,因此應用不當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所以必須在專業醫師的嚴格指導下服用。在停藥的過程中糖皮質激素會出現“反跳”現象,因此切不可擅自停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小劑量慢慢停藥。對于促尿酸排泄藥物來說,多有皮疹、發熱、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的過程中應多喝水。
那么,對于腎臟損害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子來理解。我們在這里有1個容器,暫且理解為是我們的腎臟,里面的水就代表我們的尿液,而容器這邊有一條紅線就代表正常的尿酸水平。下面這根管道代表輸尿管,我們正常的尿酸是通過腎臟經輸尿管排出體外的,如果尿酸水平過高,那么就有大量的尿酸排出。由于長期大量的尿酸沉積就會形成尿酸鹽結晶,沉淀在腎臟從而堵塞了輸尿管的通路,尿液就沒有辦法正常排出,自然就會引起腎臟的損害了。

我們正常的尿酸水平是從90到420這樣一個范圍。那么對于高尿酸血癥的患者而言呢,就需要更加注意一些。那我們剛剛講這個杯子上面其實每個數值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剛剛我們講到了從9到7的數值。現在我們講一講從7到5這幾個數值。對于血尿酸水平很高或者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那我們希望他在用藥之后,血尿酸的水平可以控制在6也就是360μmol/L這樣一個水平。如果患者已經有痛風石或者在大量關節腔沉積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他的血尿酸水平可以降的更低。通常我們希望他控制在5,也就是300μmol/L這樣一個目標。這樣有利于我們的痛風石結晶,更加快的排出體外。


四、痛風的飲食管理
說到通風這個富貴病,不得不提到飲食問題所.謂民以食為天對痛風患者而言,怎么吃自然是非常講究的。
首先,對于痛風患者而言也要視情況而論。對于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而言,像啤酒、動物內臟、和火鍋湯或者是肉湯之類的是嚴禁食用的。那如果是在通風的緩解期,像我們這些中等嘌呤的食物是可以食用一些的,譬如說豬肉、菠菜、麥片和蘑菇。所以從食物的分類而言,像這個麥片雖然它是雜糧是好東西,但是對于痛風病人而言,其實它的嘌呤是不低的。我們很多海鮮都是高嘌呤的食物,但是像海蜇、海參、海帶這些雖然帶海字的食物,其實他們的嘌呤含量并不高。那同樣雖然黃油或者淡奶油它的脂肪含量,很高但是其實它的嘌呤含量并不高。

下面 我們給大家羅列了一些



對于魚類而言,我們要記住有鱗魚要好于無鱗魚,淡水魚要好于海魚譬。如鰻魚、黃鱔這種嘌呤含量就要比青魚、鳊魚要高。那么同樣對于一條魚的各個部分而言,嘌呤含量也不同的,通常魚頭、魚子、魚皮和魚的內臟嘌呤含量比較高,而相對而言魚肉嘌呤含量就會會比較低。
對于痛風患者我們優先選擇的順序,應該是無脂牛奶、低脂牛奶、全脂牛奶,最后才是酸奶。因為現在有種觀點認為,酸奶中含有乳酸的成分,它可以競爭性地抑制尿酸從尿液排出。所以我們不首先推薦。

在痛風的飲食管理中除了控制嘌呤的攝入,還有以下幾個三多三少的建議:第一是多喝水少喝湯。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大于2000ml,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預防尿酸腎結石的產生,這和我們便秘章節中的飲水的要求是一致的這。里的湯是指各類肉湯包括火鍋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會導致尿酸增高。這里的蔬菜是指綠葉菜大多數嘌呤含量較低的食物,有利于控制嘌呤的攝入量,同時增加維生素C和纖維素的補充。
第二是多吃蔬菜少吃飯。少吃飯則是能控制能量攝入,防止超重或肥胖使體重達到理想或低于理想的水平。
第三是多吃堿少吃酸。也就是說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這,是因為堿性食物可以減低和平衡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促進體內的尿酸鹽溶解和排出。
我們在這里講到的食物酸堿性并不是根據它的口感判斷的,是根據食物在體內最終的產生的代謝產物來劃分的。如果代謝產物中含有鈣、鈉、鎂等陽離子,我們通常稱為堿性食物。所以像檸檬、橙子之類的,雖然它的口感是酸的,但其實也是堿性食物,對于痛風病人而言也是可以食用的。


五、痛風的運動管理
人們常說命在于運動,那么對于痛風患者適合哪些運動呢?這里我們推薦痛風病人選擇有氧代謝運動。因為這種運動可以增強人體吸入、輸出與使用氧氣的能力。這些運動包括

往下我們將逐一給大家介紹這些運動。散步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以活動四肢肌肉,增強心肺功能。散步的運動量不大,對于沒有急性并發癥的痛風病人都適合,選擇散步時要規劃一個走路的路線,估計路程的長度。要有適當的休息控制好活動量。
一般來說我們建議

散步的速度因人而異。如果年紀輕的、體質好的患者可以稍微走的快一些。


第二慢跑慢跑相對散步而言運動量更大。它主要體現在對下肢負荷的增加,肌肉做功更多。一般慢速長距的跑步與散步的方法一樣慢跑,所經過的路線的要求地面平整,跑步前需要有所準備,選擇合適的運動鞋和舒適的運動服,開始幾天速度要慢一些,時間短一些等。身體適應這個過程后,再逐漸增加慢跑的速度和維持時間。跑步結束后以不要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為宜。這種運動我們比較推薦給年紀較輕的、身體狀況較好的痛風患者。對于老年人而言,可能散步則更為合適。
太極拳動作柔軟流順,對于體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屬于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運動方式。打太極拳的時候,要求


太極拳是我們推薦給痛風患者進行長期練習的運動項目。對于每個痛風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彼此的運動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衡量運動量時候適宜的標準有很多,而我們在這邊給大家推薦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


不管什么運動,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都應注意運動安全,防止意外損傷,運動應該循序漸進從輕活動量開始,慢慢增加速度和時間切,不可過度運動以免體內的乳酸增加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反倒誘發痛風。如果一旦痛風發作,應及時地停止運動待癥狀消失后再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