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 患者,女,60歲。2016年9月17日,因胃痛、惡心于某診所就醫。經診所劉醫生檢查,診斷為急性胃腸炎(患者有糖尿病史),并給患者開了四組藥物靜脈注射治療: 第一組:奧美拉唑40毫克+0.9%生理鹽水250ml;第二組:維生素C 1.0克+維生素B6 0.1克+10%氯化鉀5毫升+0.9%生理鹽水250毫升;第三組:藥物同第二組;第四組: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3g/100ml)。 輸液過程中患者并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癥狀,但輸完液后幾分鐘,患者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況。醫生立即給患者刺激人中穴、吸氧,三角肌部位肌注腎上腺素1毫克,心肺復蘇按壓胸部和人工呼吸。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三種死法 死法一:左氧氟沙星引起的嚴重低血糖 除了加替沙星,其他喹諾酮類藥物如伊諾沙星、洛美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均可引起用藥者血糖代謝紊亂。 雖然左氧氟沙星引起血糖紊亂的發生率很低,但是在同時伴有數個危險因素的患者(老年患者、糖尿病、使用磺脲類降糖藥、肝腎功能不全) 發生的低血糖反應持續時間長并且嚴重,甚至有致死個案。 患者,男,73 歲。入院診斷為細菌性腸炎、2型糖尿病。治療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 靜脈滴注,用藥后第10 天,患者突然神志不清,雙瞳孔等大等圓,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血糖為1.1mmol/L,診斷低血糖昏迷,立即給予25%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靜脈注射和10 % 葡萄糖注射液750 mL 靜脈滴注維持,患者恢復正常。 死法二:氯化鉀合并左氧氟沙星引起的高血鉀 藥源性高血鉀癥:是由于藥物作用導致鉀排泄減少或細胞內外鉀分布異常(細胞內鉀向細胞外轉移),或口服或注射含鉀多的藥物,使血清鉀>5. 5mmol /L。 左氧氟沙星對血糖的影響是雙向的,即可引起低血糖也可引起高血糖,而且也可引起高血鉀癥(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第2版)。 因本例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與左氧氟沙星和氯化鉀使用有時間順序關聯性,不良反應臨床癥狀符合左氧氟沙星和氯化鉀不良反應類型,故可考慮為左氧氟沙星氯化鉀聯合使用引起藥物不良反應,進而導致的死亡。 死法三:左氧氟沙星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任何藥物都可過敏反應。綜合本案例的用藥情況,最有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就是“鹽酸左氧氟沙星”。 患者,女,40歲,55公斤,因“泌尿系統感染”就診,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3克靜脈滴注,約10分鐘后,患者出現皮膚瘙癢、全身皮膚濕冷、心慌、胸悶、測血壓90/50 mmHg,心率為55次/分鐘,考慮為過敏性休克。給予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休克治療后恢復。 由于本案中患者“輸液過程中并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癥狀“,既無皮膚或黏膜表現,也無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如低血壓)表現,僅根據“輸完液后幾分鐘,患者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況”判斷為過敏性休克,依據是不充分的,所采取的救治措施也是不恰當的。 當然,如果是藥物過敏性休克,采取刺激人中穴的方法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 特別提醒: 左氧氟沙星可引起精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震顫、麻木感、味覺喪失、味覺異常、視覺異常、耳鳴、幻覺、嗜睡、抑郁、意識障礙、麻醉狀態等。 左氧氟沙星致木僵狀態1例 患者,男,90 歲。診斷為尿路感染,給予左氧氟沙星400 mg,分2 次靜點。首次用藥后未見異常,當日再次用藥至近結束時患者呼之不應,雙目不閉,無視覺反應,軀體對外界刺激無反應,呈木僵狀態,停藥后救治1小時未蘇醒。藥師建議為患者進行利尿,以加快藥物排泄。患者在采取利尿等措施后迅速清醒,無明顯不適和精神異常癥狀。 綜上所述,當出現用藥不良反應時,正確辨別不良反應類型并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案結局 家屬拒絕尸檢,事故責任不清。最后經當地衛計委和社區領導的調解,醫生賠償43萬。 |
|
來自: 昵稱15203931 > 《西藥》